中吉乌铁路:俄罗斯阻挠26年

民俗文化 2023-10-23 12:17www.17kangjie.cn民俗文化
       “要想富,先修路。”这句话放在现代社会来讲,实在是太正确了,一个地方的经济发展依赖于区域性物质往来和贸易关系的缔造,而便捷的交通正是扩大贸易的最佳方案。
(要想富,先修路)
正因如此,几乎所有国家都非常注重铁路的发展,作为一种载货量极大并且极为便捷的交通方式,铁路对于国家经济来讲至关重要,强如美国在西部大开发时代,也只能老老实实的修筑铁路,而我国在建国初期也大修铁路,为日后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已经不再满足于单纯的国内铁路,越来越多的国家与中国建交,而我们需要除海运之外的交通方式来与内陆国家进行贸易往来。
正因如此,在1997年的巴黎会议上,一个名叫“中吉乌铁路”的铁路建造方案被提出,我国也在当年,就立刻选择与乌兹别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签订了关于该项目备忘录。
(巴黎会议)
所有人都认为三个国家将会修筑出一条横跨三国的铁路,促进国与国之间的贸易往来,加强经济发展。俄罗斯的从中作梗却让这个计划推迟了整整26年。
俄罗斯人为什么要这样做?中国与乌兹别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修铁路又关他们什么事?
一、中吉乌铁路上的拦路虎
俄罗斯在听说中国要在乌兹别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修建铁路时,第一个提出了反对,这是为什么?
,我们都知道俄罗斯的前身是苏联,是这颗星球上存在过的最强大的国家之一,苏联的版图极大,横贯欧亚两大大洲,在中亚还有数个加盟国,中吉乌铁路的两个项目成员国曾经也是苏联的加盟国之一。
(苏联版图)
1991年,钢铁帝国苏联在一夜之间骤然分崩离析,红色政权在欧洲彻底落幕,吉尔吉斯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两国也分别宣布独立,他们与俄罗斯的关系,也不再像苏联时期那么紧密。
不过,苏联解体之后,俄罗斯并没有放弃苏联曾经的加盟国,毕竟“买卖不成仁义在”,虽然不能在一个政体下继续生活,总归还是能进行一些贸易往来的。
所以,包括吉乌两国在内的很多中亚国家,都被俄罗斯当成了自己的后花园;这也就致使吉乌等国极度依赖俄罗斯,双方之间的进出口贸易联系紧密,离开俄罗斯,这些国家自身的发展就会受到大大的阻碍。
(乌俄关系紧密)
虽然这看起来并不是一件什么大不了的事情,俄罗斯在这种外交关系中占据绝对的主动权俄罗斯可以离开中亚,中亚在俄罗斯的经济贸易“绑架”之下,已经和俄罗斯密不可分,被迫穿上了一条裤子。
正因如此,中亚各国需要破局,而与发展迅猛的中国产生贸易往来,无疑可以平和他们与俄罗斯之间不平等的关系,让自身国家对俄罗斯的依赖性不再那么强。
对于吉乌两国来讲,这也是中吉乌铁路诞生的主要原因,他们需要中国来帮助自己摆脱控制,实现多元化的贸易。
(乌兹别克斯坦也在追求与中国的贸易)
如果吉乌两国成功的话,那么吃亏的就只有俄罗斯,他们会丧失自己在中亚各国当中的绝对主动权。
二、俄罗斯的无奈放手
与中国不一样,俄罗斯人自己的铁路建设比较一般,在某些轨道上还使用着极为原始的列车底盘和转向架,运输效率和运输体验是比较落后的。
(俄罗斯火车落后)
所以,中吉乌铁路的出现不仅会分走俄罗斯人的生意,甚至还会直接影响到俄罗斯的铁路发展,从而影响到俄罗斯的整体经济。
虽然俄罗斯在当今时代也能算得上是一个军事强国,他们的经济发展模式却十分单调,主要就是靠资源的进出口贸易,在高新科技,文化输出等领域的表现并不好,所以铁路和运输对于俄罗斯人来讲,几乎是一块不能动的蛋糕。
如果中吉乌铁路不出现,那么中亚各国在向北方以及东方进行贸易时,只能选择俄罗斯的铁路进行“绕路”,毕竟除了俄罗斯的铁路之外,他们已经没有别的选择。俄罗斯在中亚各国形成了铁路和贸易上的“垄断”。
(俄罗斯铁路网格)
,中吉乌铁路在预期当中直接将中亚和东亚连接了起来,给中亚各国提供了更为便捷的选择,对于俄罗斯铁路经济的冲击是巨大的。
所以,俄罗斯人才会把脑门削尖了阻挠中吉乌铁路的诞生,这是他们为了保护国家经济的举动。
,在僵持了20多年之后,俄罗斯人终于无奈放手,同意了中吉乌铁路的建设。
(中吉乌铁路)
俄罗斯人之所以放弃阻挠中吉乌铁路,很大一个原因就是他们深陷战争泥潭当中,与西欧的关系急速破裂,在国际社会上几乎失去了所有盟友,只有中国和中亚几个国家还能搭理搭理他。
权衡利弊之下,俄罗斯人只能和中国示好,不仅向我们开放了远东和西伯利亚,还允许中国和他们视为珍宝的中亚各国,产生进一步的贸易往来。
俄罗斯已经没有了退路,如果他们在这个时间点上还不选择放弃对中亚的管控,那么国家的经济将会进一步被俄乌战场蚕食,为了长远的发展,俄罗斯人只能心有不甘的“拆了东墙补西墙”。
(俄罗斯总统普京)
两害相权取其轻之下的放手,显然不是诚心诚意的,不过纵使俄罗斯人心中有再多不满,中吉乌铁路的建成也已经是一件板上钉钉的事情。
三、中吉乌铁路的建设
中吉乌铁路的规划早在上个世纪就已经开始,在计划当中,这条铁路的总长度将会达到523公里,总共跨越中、吉、乌三个国家,从新疆喀什开始一直延伸到乌兹别克斯坦的安集延。
(中吉乌铁路路线图)
这条铁路能够对中亚的贸易格局产生质的改变,中吉乌铁路将会成为一条对中国和亚洲的中部地区都极为重要的贸易便捷通道,整个货运的路程将会被缩短900公里左右,节省了整整7~8天的时间。
中吉乌铁路将会成为新欧亚大陆桥南部的最主要通道,不仅能够辐射中吉乌三个国家,还能为东亚,西亚,北非,南欧的各个国家提供更便捷的运输通道,让整个新欧亚大陆桥在国际贸易当中的地位获得极大的提升。
而我国新疆喀什,势必会成为这场国际运输当中的受益者,西部大开发的宏伟计划也能更轻松地迈开步子,大步向前,我国的石油进口源也能够得到新的扩充途径让中亚,里海等地成为中国更为坚实的贸易伙伴。
(新疆喀什)
就在这个皆大欢喜的时刻,俄罗斯人留下的麻烦,却让中吉乌铁路的建设变得不再那么顺利。
各国的铁路建筑有所不同,我国所使用的都是更为先进的准轨,符合世界上绝大部分铁路的标准;在俄罗斯人的影响之下,吉尔吉斯斯坦方面却选择使用宽轨。
正如我们前文所说,俄罗斯人把中亚当成了自己的后花园,从各个方面要求中亚各国与俄罗斯保持一致,其中的铁路轨道建设。
在当今时代,除了俄罗斯和一系列中亚各国之外,几乎全世界所有国家在修筑铁路时都采用了准轨制式,但吉尔吉斯斯坦曾经与俄罗斯签订了《1520mm铁路合作统一原则声明》,到今天还在使用落后的宽轨。
(俄罗斯宽轨)
所以,如果中吉乌铁路采用准轨,那么吉尔吉斯斯坦本国的火车就无法使用这条轨道,为了进行贸易去大批量的生产火车,显然也是不值的,所以他们只能要求中方在修筑铁路时使用宽轨。
这样的要求显然有些无理取闹,总不可能为了吉尔吉斯斯坦一国之便,就让其他国家承担后果,这条铁路又不是给吉尔吉斯斯坦单个国家使用的。
所以,双方在这个问题上还没有达成统一的意见,只能进行一次又一次的磨合,所以中吉乌铁路到如今还没有动工。
(中吉乌铁路终点站安集延)
幸运的是根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所放出的消息,中吉乌铁路将会在2023年秋季正式开建,也希望三国能够解决问题,共同面对挑战,让这条重要的铁路尽早完工,互惠共利。
四、念念不忘的俄罗斯
虽然中吉乌铁路在表面上跟俄罗斯并没有任何关系,俄罗斯人却一直非常关注这条铁路的建设,我们前文中提到的俄罗斯卫星通讯社不就是俄罗斯媒体吗?
起初人们还不了解,俄罗斯为什么会对一个自己万般阻挠的项目如此关心,不过俄罗斯在近期的表现解答了人们的疑问……
(目前的新欧亚大陆桥)
中吉乌铁路的建设规划如火如荼地进行着,而俄罗斯在此时却突然冒头,提出了想要加入中吉乌铁路项目当中。
根据吉尔吉斯斯坦外交部长阿依达尔别科夫爆料俄罗斯人早在2018年时,就曾经向吉尔吉斯斯坦提出,要加入中吉乌铁路的延伸项目当中,将俄罗斯南方区域的铁路支线和终极无铁路的北方区域相互连接,从而让中吉乌铁路的分支,可以覆盖到哈萨克斯坦共和国和俄罗斯本地。
(王毅与吉外长阿依达尔别科夫)
显然,俄罗斯人也是想借助中吉乌铁路,来分担西伯利亚铁路货物运输的庞大压力。贪多嚼不烂的道理人人都懂,在国际贸易往来越来越频繁的当今社会,俄罗斯人想要实现中亚货物进出口的垄断,也是不现实的。
而且,如果俄罗斯真的实现了参与到中吉乌铁路的项目当中,那么他们自身的进出口贸易也自然会得到一条新的道路,对于国家经济来讲也是一件好事。
不过不论怎么说,他们拒绝中吉乌铁路建设足足花了20多年的时间;而在终于松口之后,却几乎转头就要加入项目之中。这样的行为还真是有些让人哭笑不得,也让人不禁怀疑俄罗斯的真实目的。
(运输中的铁路)
对于俄罗斯来讲,中吉乌铁路会分走中亚这块本属于他们的蛋糕,想要加入中吉乌铁路项目就是他们“止血”的方式。
如果俄罗斯真的如愿,将俄罗斯南部的铁路和中吉乌铁路北部连接起来,那么他们与中亚之间的纽带就会更添一层保障,把俄罗斯和中国放在一个碗里,那么中亚各国选择俄罗斯的概率显然是要更高的。
既然中吉乌铁路分走了俄罗斯的蛋糕,那么俄罗斯就要借助加入中吉乌铁路,来分走属于中国的蛋糕,继续维持自己在中亚的影响力,让中国只能局限于中亚各国的贸易合作伙伴。
(俄罗斯笼罩下的中亚五国)
这才是俄罗斯人真正的算盘,他们表面的改口只是为了后续的利益上的跟进,哪怕看上去傻乎乎的横插一脚,他们也要实现自己的目的。
不过,中国从一开始就没有想过要与俄罗斯在中亚争个你高我低,而是诚心诚意的想要同中亚各国一同发展,实现共同繁荣,共同富裕,所以俄罗斯这种钩心斗角的行为,也不会对整个铁路的项目进程有什么实质性的影响。
       希望中吉乌铁路能够在预期的时间内成功建成,让新欧亚大陆桥变得更加宏伟壮阔,让来自中国的力量,更进一步的影响世界!
 

Copyright © 2016-2025 www.17kangjie.cn 长沙家政网【一起康洁家政】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