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族最盛大的节日 水族的传统节日有哪些

民俗文化 2024-03-08 14:11www.17kangjie.cn民俗文化
 水族的传统节日有端节、卯节、额节、苏宁喜节、敬霞节、春节、铜鼓节等。
水族的传统节日之端节
水 族主要聚居在贵州省三都水族自治县。端节是水族最盛大的传统节日,相当于汉族的春节。水语称“借端”、“过端”。依据水族典籍水书、水历的规定,端节在水 族历法年底、岁首的谷熟时节举行,时值大季收割、小季报告团种的年终岁首阶段。,端节是辞旧迎新、庆贺丰收、祭祀祖先和预祝来年幸福的盛大节日。节期 正对应农历的八月至十月。
端节主要活动为祭祀和赛马。节日期间,铜鼓声此起彼伏,悠扬的歌声和芦笙调从早到晚回荡在翠竹掩映的竹楼里,水乡山寨沉浸在节日的气氛中。
端节堪称是历时最长、批次最多的具有民族特色的年节。登高赛马活动是南方民族年节中独有的现象。,端节是水族斗牛舞、铜鼓舞、芦笙舞、对歌等诸多民间艺术起源、传承、发展的重要文化空间。
水族的传统节日之荐节
水 语叫“解(吃)荐(正月)”,又称借荐为“荐嗄”,“嗄”是水语对汉族的称呼,故“荐嗄”乃是过汉族年的意思。这一说法明显说明, 借荐并非水族传统文化,而是受汉文化影响的产物。三都水族自治县九阡地区有几个村寨,还有周覃地区、阳安地区一些水族居民,既不过“端”也不过“卯”,而 跟汉族一样过春节,其过年时间、祭祀礼仪及娱乐活动等,均与汉俗无异。历史较久的要数阳安的谢姓水族居民。据传,他们原是唐代应 州刺史谢元琛的后裔。在丧 葬和语言方面也有自己特点,可能是早期水族中一个单独的民族群体,俗不同,这是水汉两族人民长期共同生活、相互交融、文化影响的结果。
水族的传统节日之苏宁喜节
水语是“水历四月丑日”的意思,是水族民间节日,时间在水历的四月丑日,即农历十二月丑日。据水族传说,这一天是“生母娘娘”向人间送子嗣的日子,所以又叫“娘娘节”,节日的主要内容就是祭祀生母娘娘。
水族的传统节日之卯节
卯节又称“歌节”。水族民间节日。流行于贵州三都县和荔波县部分村寨。每年水历九、十月(家历五、六月)择一卯日举行。当天,青年男女打着伞,手拿花帕到卯坡唱歌、歌舞和游玩。晚上,人们汇集村寨广场,击铜鼓、敲皮鼓、吹唢呐、演出传统的花灯剧等。还邀请客人饮宴。
水族的传统节日之敬霞节
“霞” 是水语“水神”的意思,敬霞又叫“拜霞”,也就是敬拜水神,是以血缘家庭为单位,各村寨联合举行祈祷雨水的原始宗教活动。主要在三都 县九阡地区及其毗连地区过此节。敬霞节并非每年都过,相隔两年、六年、十二年不等。具体时间由水书先生根据《水书》推算。有十二地支子年轮一次的,也有在 地支子午年六年轮一次的。主要活动内容则各宗族以等量祭酒摆设于祭坛上(酒、糯米数量不限)。水书先生念咒词祭天、祈祷下雨。最 后由各宗族的头目携带米酒 到指定地点,去把象征水神的“霞石”浇淋偏倒,神秘地藏起来,他们认为这样才保证当地年成风调雨顺,庄稼丰收。
水族的传统节日之额节
额节是荔波县德门、母早、太吉、尧古、拉交、水庆等地水族人民的年节。节日选择的时间与活动的内容及方式与端节相似。时间选择在水历正月的酉亥日,半夜设素席祭祖,以鱼为上供珍品,还供以糯饭、甜酒、大小南瓜等。过去也举行赛马与击铜鼓等娱乐活动。
敬 霞节并非每年都过,相隔两年、六年、十二年不等。具体时间有水书先生根据《水书》推算。由于此项仪式耗时费钱等原因,临近解放时,敬霞节已逐渐中止。近年 来,随农村经济形势好转等原因,这一活动有一些复苏迹象。不过,始终未形成正式活动,因而,敬霞节可以说是一种历史遗迹。
水族的传统节日之怀雨
水族语音译,是贵州水族每年夏历三月中旬栽秧后,以村寨为单位举行的一种祈求农业丰收的祭典。
 水族的传统节日之“祭龙潭”
三 月第一个蛇场天“祭龙潭”,也是一年中较为隆重的节日,村村寨寨都要设祭台,猪、牛或羊进行祭祀,祈求风调雨顺,六畜兴旺,五谷丰登。男女老少身穿 节日盛装,青年人跳金钱棒、欢庆节日。还有的上山打猎,有的对歌,节日共进行三天。据传说,从前有一年,大地干旱,河流枯竭,人类面临死神的威胁。有一个 名叫桃仙的青年,冒着生命危险,下龙宫请求龙王帮助。桃仙的精神感动了龙王,终于答应普救人类。于是从山洞中流出了清清的泉水,人们得救了。后来人们为了 报答桃仙和龙王的思情,就规定每年三月的第一个蛇场天为“祭龙潭”节。世代相传,至今一直遵循着这一古俗。
水族的传统节日之洗澡节
      这个节日只有独山县温泉乡居民有条件过。时间在每年阴历的六月初六。水族同胞从五、六十里地外赶到温泉乡的温泉洗澡,多则上万,少则数千,热闹非凡。这个节日流传着青年阿勤拾金不昧,关心乡亲治疙痨(疥疮)的故事。
 

Copyright © 2016-2025 www.17kangjie.cn 长沙家政网【一起康洁家政】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