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一口气过三个节

民俗文化 2024-05-13 11:09www.17kangjie.cn民俗文化
     一年的节日,算起来还真不少。每月都有节日过,五月份有五一劳动节,五四青年节,五月份第二个星期天便是母亲节。过完六一儿童节和端午节,又迎来了父亲节。
所谓父亲节,就是感恩父亲的节日。父亲节起源于在二十世纪初期,在美国流行,后来被广泛流传到世界各地。我国虽然没有正式规定父亲节,大家都习惯于把六月份第三个星期天作为父亲节,也算是对父亲的感恩!
随着网络时代兴起,人们对母亲节、父亲节等节日也比较重视,微信群、朋友圈、QQ空间、微博、快手、抖音、全民K歌都是相关节日的内容,即使没有放假,也显得更加热闹!
父爱如山,在很多人眼里,父亲有点严厉。作为一家之主的父亲,作为家庭的顶梁柱,父亲的角色更加让我们敬佩。在现实生活中,父爱似乎被很多人所遗忘。在小时候,很多人每次回到家里,第一声都是喊“妈妈”,看到妈妈不在家里,便问“爸爸,我妈呢?”而很少有人问“妈,我爸呢?”……
可怜天下父母心,父母养育了我们,给予我们生命,吃苦受累将我们养大也不容易。我们要知恩报恩,理解他们的苦衷,感恩父母,感恩亲人朋友,感恩所有的遇见……在父亲节到来之际,祝愿所有父亲节日快乐、身体健康、工作顺利、阖家幸福!
序二
女儿学习舞蹈三年多了,前几天报名学习画画,还给我画了一副画,说是给我的父亲节礼物,我看后很感动。
女儿每次睡觉醒来,都说我要妈妈。有一次,***妈去了娘家,那天晚上我对女儿说“***妈明天下午就回来,明天早上醒来再不要哭闹要妈妈,你就说我要爸爸”。第二天早上,女儿醒来后果然说我要爸爸。起床吃饭后,我带着女儿去了幼儿园。
又是一年父亲节到了,父亲一辈子辛辛苦苦、勤勤恳恳、默默无闻的为家人献出了一生。令我最遗憾的事情,父亲没有享到福,于六年前的夏天离我们而去!生活的点点滴滴,都是一种深切的怀念和回忆!即使我写的不好,关于父亲的文章我也写过几篇。这次以另一种方式,怀念我的父亲!
(一)爸爸的蝴蝶牌手表
在我很小的时候,那时还是大集体化,由队长统一安排,全队人在一起干活,按工分分配粮食,后来把土地按等级、按人头分产到户。爸爸每天起早贪黑,把地里的活干完后,空闲的时候搞点副业,挖黄姜、天冬、红刺皮、拔柴胡,去街上卖了换点钱补贴家用。
经过爸爸的努力,买了一支蝴蝶牌手表。那个时候没有钟表,都是看太阳确定时间,总是听奶奶说太阳还有一竿竿高。因为竿竿有长短,只是指大概时间而已。后来有了手表,主要是用来看时间,而且戴手表的人也不多。当时我记得“汉中牌”手表38元,“蝴蝶牌”手表55元,“上海牌”手表75元。
那个时候我上一年级,看到爸爸每天都在忙,每天干啥活都是提前计划好的,平时收入开支都记着流水账。爸爸虽然只读到三年级,也能写会算,在队里当了好几年的出纳。
爸爸的蝴蝶牌手表,在我的记忆里印象是最深的。后来手表坏了,也修了几次,又戴了几年,后来时间不准确,拿到新铺街上让人修,虽然换了新零件,可是过不了多久,还是出现问题。由于修理很多次,也花了很多钱,没有再去修理,直到现在那支蝴蝶牌手表,还放在老家的抽屉里。
(二)爸爸的宝石花牌收音机
那个时候乡下没有通电,照明还是用桐油灯、煤油灯。没有电,就没有电气化,更不用说看电视。有的时候电影队下乡放电影,都带着发电机,晚上走很远的路去别的村看电影,都是感到热闹、稀奇。有的时候晚上没事,有的人也唱歌、打升级牌打发时间。
爸爸利用空闲的时间,又去挖黄姜,割龙须草,后来花了25元,偷偷的买了一台收音机。有一次被爷爷看到了,说要给他摔了,把爸爸吓得不敢拿出来,晚上睡觉时把声音开的很小,躺在被窝里偷着听。
过了一段时间,爷爷不说了,爸爸才拿出来放心的听,有的时候听听天气预报、新闻、秦腔、广播剧,有的时候爸爸也唱几句秦腔。有一次弟弟把收音机从桌子上推到地上,收音机里面的一个磁棒摔断了,还是可以听,就是有一点杂音,后来我也把后盖卸开看过,这台收音机我也收藏着。
(三)敦煌牌缝纫机
爸爸所在的的那个年代,经济条件不好,在农村吃不饱穿不暖。农村有这么一句话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爷爷奶奶那个时候,穿着自己做的土布衣服,奶奶用棉花纺线,然后织好布,拿到街上染成黑色和蓝色,做衣服、缝被子!自己做的土布床单,家里还放着好几床新的,都是奶奶纺线,和妈妈经布、织布做成的!
记得我上小学一年级,爸爸从新铺街背回来一个大纸箱,我也不知道是啥东西?从家里到新铺街上有十四五公里,没有通客车,有的时候有拖拉机经过,爸爸也不会骑自行车,家里也就没有买。很多人肩挑背磨,把家里的东西带到街上,换取钱后再买一点种子、化肥、油盐酱醋带回家。过了几天,爸爸又带回来一个纸箱,后来我才知道,那是做衣服用的缝纫机头。
过了一段时间不忙了,爸爸去请姑父来安装缝纫机,随后告诉爸妈怎么使用。爸爸拿着说明书,一边看一边念,妈妈一边听一边踩着缝纫机,开始在废布上面慢慢练习,渐渐的熟悉了缝纫机的操作。我和弟弟看到了,也去踩缝纫机,弟弟用镰刀伸到皮带那里划了一下,皮带被割坏了,还挨了打,妈妈用针线把皮带缝好又将就着用。
买缝纫机主要是为了自己使用方便,当时标准牌缝纫机当时是220元(听说可以过厚),敦煌牌170元(听说太厚的布料、鞋垫过不了),所以爸爸就在供销社买了一架敦煌牌缝纫机,主要缝衣服,毕竟便宜50块钱!
那个时候有的家里兄弟姐妹比较多,老大穿过后的衣服,老二老三轮流穿。每次在街上买布的时候还多买一点,一般衣服都是肩膀、胳膊肘、臀部、膝盖容易坏,所以都补上补疤,为的是结实耐穿!
很多时候在街上把布料买好,让裁缝裁剪、锁边后拿回家自己缝,有的时候也做一些鞋垫!妈妈用这架缝纫机为一家大小缝缝补补,也很辛苦。爸爸早出晚归,闲时搞副业夹野鸡、夹野兔,种地、放牛、寻猪草,用他们的勤劳撑起这个家!直到妈妈年纪大了,眼睛也花了,看不清穿针引线,最近几年也没有再做什么针线活,缝纫机还是完整的存放在老家。
随后爸爸买了架子车(也叫拉拉车)轱辘,让木匠做了一个车架,有的时候往地里拉粪,收获的季节,拉小麦、洋芋、红薯、黄豆,比人力轻松很多。
有的路段有斜坡,上坡的时候套上黄牛,前面一个人牵着牛,拉车人只管掌握车把的方向。有的时候我在家里,遇到收割的时候,也拉过小麦、土豆和红薯。山路拉车也很危险,特别是下坡时候,全靠力气把车把抬起来,后面的拖棒就是刹车,与路面摩擦不停的发出沙沙响声。
爸爸的三转一响,与别人家的不一样,也是一种满满的回忆。后来还买了电视机、洗衣机,电饭锅,该有的基本上都有。爸爸虽然离开了我们,他的蝴蝶牌手表、宝石花牌收音机、敦煌牌缝纫机,依然完整的存放在老家。每当看到这些东西,我就会想起辛苦的爸爸!
拉拉车还可以用,第一台黄河黑白电视机,被爸爸带到金水加了几百块钱又换了一台小电视,现在还可以看!爸爸用了很多年的诺基亚小手机被我也收藏着,我把爸爸电话号码改为全球通套餐一直在用!还有爸爸一生置办的农具,虽然现在用不上了,仍然存放在老家,也是一种回忆,一种念想!
村里的人都称爸爸为“铁人”,爸爸的一生平凡而伟大。爸爸的一生是勤劳的一生,爸爸的一生是辛苦的一生。爸爸是一头拉车的牛,把一生的精力和爱,奉献给家人。        爸爸是一座山,是我们心灵的依靠,是我们精神的寄托。爸爸虽然离开我六年多了,但他的音容笑貌,始终在我们的心里,愿爸爸在天国一切安好!
 

Copyright © 2016-2025 www.17kangjie.cn 长沙家政网【一起康洁家政】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