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曹营心在汉(“身在曹营心在汉”,说的是关
“身在曹营心在汉”原本是一句民间俗语,久而久之,约定俗成,就成为一则比较著名的三国典故了。从当时的历史看,关羽没有条件成为这则典故的主角,徐庶也需要进行考察才能确定这则典故说的是不是他。
题主提出这个问题的原因,主要是《三国演义》讲的两个既在曹操手下打过工,也在刘备帐前效过力的两个三国时期非常著名人物的故事。
刘备占徐州,因衣带诏事件而遭曹操攻击。张飞献计,乘曹操新到立足未稳之际夜间劫营。不料,曹操早有防备,刘备、张飞两路劫营人马皆被杀散,兄弟两人一人往投袁绍,一人逃亡到芒砀山,徐州、小沛也相继失守。此时,关羽守下邳,在曹操的强势攻击下,中了诱敌之计而退守到土山之上。
曹将张辽前往说服关羽投降,迫于形势以及刘备家眷的安危,关羽接受劝降投奔曹营。,关羽提出三个条件
一者,吾与皇叔设誓,共扶汉室,吾今只降汉帝,不降曹操;二者,二嫂处请给皇叔俸禄养赡,一应上下人等,皆不许到门;三者,但知刘皇叔去向,不管千里万里,便当辞去。
曹操对这三个条件中的前两条爽快的答应了,尤其是第一条,曹操看得很清楚“吾为汉相,汉即吾也。”确实,曹操当时是东汉献帝时的丞相,可以代表汉朝政府,关羽降汉不降曹实际上是一种找面子,或者平息天下悠悠之口的托词,并没有实际意义。
而当时的刘备虽然到处宣扬自己是汉室宗亲,本朝皇帝的远房远房远房叔叔,但他只是左将军,没有资格代表东汉政府。而且,这个时期的刘备虽然有光复汉室的雄心壮志,但却没有建立蜀汉政权的任何预想。因而,“身在曹营心在汉”的“汉”在关羽投降曹操时根本就不存在。
这是《三国演义》中的关羽事迹,如果一定要比照“身在曹营心在汉”,用一句话来概括关羽这一段经历,那也应该是“身在曹营心在刘”。关羽日思夜想的是桃园结义兄弟,尤其是大哥刘备。所以,土山约三事中最令曹操犯难的是第三条“但知刘皇叔去向,不管千里万里,便当辞去。”后来,关羽、曹操共同兑现了这条约定,成为魏晋风度中最为著名的典范。
《三国演义》中“身在曹营心在刘”的典故主角不是关羽,那么,三国真实的历史又是怎么说的呢?《三国志·蜀书·关羽传》也有这么一段记载
建安五年,曹公东征,先主奔袁绍。曹公擒羽以归,拜为偏将军,礼之甚厚。绍遣大将军颜良攻东郡太守刘延于白马,曹公使张辽及羽为先锋击之。羽望见良麾盖,策马剌良于万众之中,斩其首还,绍诸将莫能当者,遂解白马围。曹公即表封羽为汉寿亭侯。初,曹公壮羽为人,而察其心神无久留之意,谓张辽曰"卿试以情问之。"既而辽以问羽,羽叹曰"吾极知曹公待我厚,然吾受刘将军厚恩,誓以共死,不可背之。吾终不留,吾要当立效以报曹公乃去。"辽以羽言报曹公,曹公义之。乃羽杀颜良,曹公知其必去,重加赏赐。羽尽封其所赐,拜书告辞,而奔先主于袁军。左右欲追之,曹公曰"彼各为其主,勿追也。"
罗贯中虽然演义了三国历史,但在关羽这一段事迹上,还是基本遵循了历史记载,只是在具体细节上进行了文学加工。
按照《三国志》的记载,关羽也不符合“身在曹营心在刘”的历史条件。因而,这则典故说的不是关羽。那么,徐庶是不是就是这则典故的主人公呢?
依据民间的典故来源,说的就是徐庶。,绿野老道有不同看法。
《三国演义》中,徐庶遵照司马德操的建议,化名单福,在新野县投奔了思贤若渴的刘备。曹操为解决荆州问题,为下江南统一全国打基础,便派遣大将曹仁、李典率领袁谭降将吕旷、吕翔攻打刘备。在徐庶的策划指挥下,刘备击败曹仁、李典,斩杀吕旷、吕翔,夺取曹操所占领的樊城,取得了对阵曹操的前所未有的大胜。
曹仁经此大败,感觉到刘备帐下必有高人相助。于是,在败走许昌的路上打听到,刘备是得了单福之助才有如此战力的。曹仁逃到许昌,报告了战况并告知单福用计帮助刘备破了曹兵。于是,曹操在程昱的计策下,假传徐庶母亲的书信,将徐庶诓骗至许昌。
当时,徐庶接到假信,也不仔细分辨便向刘备辞行。临别之际,徐庶举荐了南阳卧龙岗的诸葛亮。,还许下诺言“纵使曹操相逼,庶亦终身不设一谋。”这便是“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的出典之处。
,徐庶还是给曹操献了一计。那是在火烧赤壁之前,徐庶为免遭玉石俱焚而向曹操争取守散关所献的计策。曹操采纳了徐庶的建议,派遣大将臧霸协助徐庶前往散关把守,以防止西凉韩遂、马腾造反。
徐庶领兵去后,《三国演义》从此就没了徐庶的下落。韩遂、马腾后来果然与曹操对抗,此时,没有徐庶的消息。再后来,马超为报父仇攻打潼关,徐庶也没有露面。徐庶去向和结局在《三国演义》中成了一个谜。,不管怎样,徐庶肯定是在曹营完成了生命旅程的。那么,问题来了。徐庶是真的身在曹营心在汉吗?绿野老道并不认可。
,如果按照《三国演义》的讲法,徐庶自赤壁之战后便没了踪影。此时,三国鼎立局面尚未形成,所谓的“汉”也不是指刘备的“蜀汉”,徐庶之“心”无所依托。
,既然“心在汉”,何不前往投奔?这种事情在三国时期很是平常,只要不像吕布那样无信无义,不做违背道义之事,改换门庭也不是什么见不得人的事情。何况,罗贯中尊刘贬曹,弘扬汉室正统,徐庶再投刘备,绝对是“弃暗投明”的大义之为。徐庶没能做到这一点,乃至到三国相继建立政权,也没有抛头露面。罗贯中没有再写徐庶,大概是因为他已经安心曹营不再思汉了。
按照《三国演义》的故事,徐庶不符合“身在曹营心在汉”的条件,这则典故的主人公不应当是徐庶。
《三国志》没有给徐庶单独立传,《魏略》中将徐庶以其本名徐福的名字与严干、李义、张既、游楚、梁习、赵俨、裴潜、韩宣、黄朗等共十人合为一卷。罗贯中作《三国演义》,也是基本遵从历史进行了文学创作。历史上的徐庶,在曹魏、蜀汉相继建立政权后,随曹入魏,在曹丕手下做官,一直做到中郎将和御史中丞。曹丕时期的五官中郎将职位相当高,相当于副丞相。汉代以御史中丞为御史大夫之佐,亦称中执法。西汉末期,御史大夫改名为大司空,御史中丞遂成为御史台长官。也就是说,徐庶在曹魏政权中,官直副国级。
在三国战乱时期,没有建立功业是不可能得到如此高位的。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大概是罗贯中的演义而已。曹营给了徐庶很高的官职,也不是一步登天的无偿恩赐,一定也是一步一个台阶逐级凭借自己的努力得到升迁的。所以,徐庶“身在曹营心在汉”不过只是民间依据《三国演义》而演义的罢了。
关羽不为曹操高官厚禄所动,也不为曹操的恩惠所移志,坚贞的守护着自己的初衷,最终帮助刘备建立了蜀汉政权。而徐庶则安心事曹,甚至于当初舍弃刘备而去的原因,还不一定就是曹操用计诓骗。个中缘由似也与罗贯中的正统观念有关,如徐庶这样的人才都舍刘备而去,对“尊刘贬曹”就是一个非常大的讽刺了。
,既然民间认可了这则典故,那也不妨信以为真。因而,也不妨认定徐庶就是这则典故的主人公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