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是哪个省的简称(为什么湖南省简称湘,而不是楚

生活百科 2022-08-06 10:09www.17kangjie.cn生活百科

湖广地区(今湖北、湖南)是楚地的核心区域,湖南在历史上也曾经简称“楚”。

楚文化辉煌灿烂,名声响亮,而且湖北简称是鄂、也没选楚。

那么,为什么湖南的简称不用“楚”而选“湘”呢?


“楚”的范围涉及多个省份

说到楚,影响最大的是春秋战国时的楚国。

它在鼎盛时期的疆域广阔,涵盖今天的湖北、湖南、河南、安徽、江苏、浙江、江西、四川等省。

而且楚文化辉煌灿烂的成就,影响深远。


秦末,陈胜在陈县(今河南省淮阳)建立“楚”政权,自号楚王。随后,项羽自立为西楚霸王,定都下邳(今江苏省睢宁)。

明初刘基编撰的《大明清类天文分野之书》中记载

“自房、陵、白帝而东,尽汉之南郡、江夏,东达庐江南部,滨彭蠡之西,得长沙、武陵,又逾南纪,尽郁林、合浦之地,自沅湘上流,西达黔安之左,皆全楚之分。”

这里的“楚地”,包括今天的湖北、湖南、安徽、江西、广西、贵州等省的各一部分。这与春秋战国时的楚国疆域略有不同。

显然,这些省份都曾经在楚文化辐射圈,都属于楚地。


这些省份的简称为什么不是“楚”呢?各有各的原因。

毕竟,地名以及省份简称,是地理、历史、文化等综合因素长期演变的结果,并不是某个小群体能左右、某个人能一言九鼎拍脑袋决定的。

湖南曾经简称“楚”

众所周知,春秋战国时的楚国,自今天的湖北省境内起家。

战国时期,“楚人地南卷沅、湘”,即进入南边毗邻的湖南。沅、湘江是湖南境内的河流。

此后,湖南就与“楚”紧密联系在一起。

楚地的地理概念范围广阔,一度分为三部分自淮北沛、陈、汝南、南郡,此西楚也;彭城以东,东海、吴、广陵,此东楚也;衡山、九江、江南、豫章、长沙,是南楚也。

也即湖南属于“南楚”。


春秋、战国时代,湖南之地属于楚国的苍梧郡、洞庭郡。

湖广地区(今湖北、湖南)是楚地的核心区域,也是狭义的楚地。

到五代十国时期,马殷占据湖南,建立楚国,国都在长沙。


到明代中期,"楚"指代的地域正式明确为湖广布政使司所辖的地区,也就是后来清代的湖广(湖北、湖南)。

例如成书于明朝嘉靖二十四年(1545年)的《楚纪》中,开篇介绍了明代湖广地区的行政区划,接着在“按语”中说道“我皇祖见高千古……观诸楚而天下之政出于一矣”。

清初,将湖广分为湖南、湖北二省。"楚"仍是湖北、湖南共用的别称,或者湖北、湖南任一省份的别称。再细分一下,湖北也被称为"楚北"、湖南称为“楚南”。

清朝嘉庆年间,湖南长沙岳麓书院挂出大门联“惟楚有材,于斯为盛”,享誉至今。


清朝名臣、湖南人左宗棠创立的军队叫“楚军”,原因是“所部将士多沅、湘、澧、资之产,名其军曰楚军。”沅、湘、澧、资江是湖南境内的四大河流。

《清史列传》中记载“桂林陈宏谋抚楚,勒碑所居曰‘经学之乡’,聘主岳麓书院,成就者四百余人”。

这里是说桂林人陈宏谋担任湖南巡抚期间兴学的事迹。

由此可见,湖南属于楚地的核心区域,曾经一度简称“楚”。

湖南的简称为什么由“楚”演变为“湘”?

其一,“楚”的地理概念笼统模糊。

古代的楚国、楚地,地域版图、文化辐射范围,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变化。

其中湖南省的一部分尤其是湘江、资江流域,是楚地比较稳定的核心区域。

而湖南西部特别是西南部,处在楚地的边缘,甚至不在楚地范围内。


其二,用“湘”指代湖南之地,源远流长。

远古传说舜帝南巡时死于苍梧郡,葬于九嶷山(今湖南永州市宁远县)。

他的两位妃子娥皇和女英,为追随舜帝,长途跋涉,眼泪洒在了九嶷山的竹子上,呈现出点点泪斑状,于是被称为"湘妃竹"。

娥皇和女英溺亡于湘水,葬于君山(今湖南岳阳市的洞庭湖中,古称洞庭山、湘山)。

由此,就演绎出了湘君(以舜帝为原型,指湘水男神)、湘夫人(也称湘娥,以娥皇和女英为原型,指湘水女神)、湘灵(湘水之神)、湘妃之泪(形容悲愤的泪水)、湘帘(用湘妃竹制作的帘子)等说法,流传很广。


再如楚国贵族屈原的《渔父》中有“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

意思是,我宁愿跳到湘江里,葬身在江鱼腹中。湘江发源于广西,流经湖南,注入洞庭湖,是湖南境内的最大河流。

东汉著名文学家王逸的《九思·遭厄》中有“悼屈子兮遭厄,沉王躬兮湘汨。”

意思是哀悼屈原遭灾殃,玉体沉入汨罗江。“湘汨”是湘江与汨罗江的合称,汨罗江是湘江的支流。

东汉初年,设置湘乡县,归属零陵郡。

唐朝天宝八年,从隋代的湘潭、衡山两县调整出新的湘潭县。

晋朝,在临湘(今长沙)设置湘州。

而且,自古湖南之地有潇湘、三湘四水、蒸湘、沅湘、资湘、湘绣、湘语、湘剧、湘莲等,明显带有“湘”标签烙印。


湘江是湖南境内的最大河流,流贯全境,河网众多。

而且,古人也常用“湖湘”指代湖南省洞庭湖、湘江流域。

显然,“楚”虽然宽泛,但并不能涵盖湖南省。而“湘”的指向性明确且清晰,可以代指湖南全境。

其三,“湘军”情结,推进了由“楚”到“湘”的转变。

上面第一部分说了,湖南属于楚地的核心区域,到清朝仍然以“楚”代称。

但从清朝中晚期开始,湖南的这个代称有了很大的转变。

晚清时期,以湘乡勇为主力组成、以曾国藩为代表的“湘军”兴起,一大批湖南人影响了当时中国的军政局势、社会发展趋势。

由此,有了"湖南人才半国中"、"中兴将相,什九湖湘"、"半部中国近代史由湘人写就"、"无湘不成军"等盛誉。


于是,“湘”的文化影响力得到极大提升,并获得了广泛认同。

当时众多湖南人也以“湘人”为荣。例如左宗棠的《祭胡文忠公文》中开头就写到“我生于湘,公产于资。”

到了清末戊戌变法之前的“新政”运动期间,湖南著名的《湘学报》、《湘报》,均以“湘”题名,闻名全国。从而巩固了“湘”的文化影响力成果。

尤其是,脱胎于楚文化,湖南人逐渐组合、建构出了一种区域文化形态--湖湘文化。

随着湖南人近、现代在历史舞台的崛起,“湖湘文化”内涵也随之放大,被湖南人津津乐道。

于是,“湘”就替代了“楚”,成为湖南省的代称,约定俗成,后来就自然成为湖南省的简称。


众多周知,作为楚地发祥地、核心区域的湖北省,简称并非“楚”,而是"鄂"。

因而,湖北也被称为"楚鄂"、“荆楚”,湖南也被称为"楚湘"。

Copyright © 2016-2025 www.17kangjie.cn 长沙家政网【一起康洁家政】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