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拉那拉皇后(乾隆的乌拉那拉皇后历史上真的失

生活百科 2022-08-06 10:09www.17kangjie.cn生活百科

1765年,乾隆和乌拉那拉皇后一起吃早饭,还眉目传情,晚上,皇后突然不见了,此后再也没人见过她。10天后,乾隆突然下了一道谕旨:废后



乾隆一生风流多情,有很多个妃嫔,但只有2任皇后。


在废后事件发生前,乾隆和乌拉那拉皇后的感情还非常好,两人一起巡游江南。


事情发生在乾隆30年的闰2月28日。


这天早上,乾隆还和皇后一起吃早膳,两人眉目传情,看着格外温馨。


然而,到了晚上,皇后突然不见了,而乾隆对此不以为意,神态自如。


这天以后,南巡队伍中,就再也没有人见过皇后,也没有人提起她。


10天后,乌拉那拉皇后突然出现在了紫禁城里,一如往常打理后宫。


正在大家议论纷纷之际,乾隆一道谕旨震惊群臣——废后。


这便是著名的乌拉那拉皇后的“失宠”事件。



但她真的失宠了吗?


其实不算。


乌拉那拉皇后,是乾隆的第二任皇后,曾被乾隆宠爱到了天上,却突兀跌落,直接到谷底。


从第三人的视角来看,28日的那一天,处处透露着诡异。



第一怪:帝后早上眉目传情,晚膳就不闻不问。


根据《乾隆三十年节次照常膳食档》,2月28日晚上,皇帝赐菜的名单中,排在第一位的是令妃,而令妃名字下盖着的,就是乌拉那拉氏皇后。


根据清朝习惯,皇帝在宴席上,会给喜爱的后妃赐菜。


通常而言,赐菜的顺序,是根据位份和喜爱程度来排列的。


28日早上,乾隆还给皇后赏赐了许多膳食,到了晚上,排在赐菜名单第一位的,理所当然也是乌拉那拉氏皇后。


显然,记录档案的人和赐菜的小太监,都不知道乌拉那拉氏皇后突然消失。


于是乎,第一个被赐菜的人,变成令妃后,记录档案的人,就只能用纸糊住皇后的名字。


乌拉那拉皇后的消失,显然不同寻常,估计在当时都没有惊动旁人。


而乾隆在晚膳上,对此也没有半点解释。


此后南巡的路上,大家都没见到乌拉那拉皇后,但也没有一个人敢主动问起。



第二怪:帝后同游,皇后却不声不响偷偷回京。


这一次南巡,是乾隆难得携带皇后出游。


此行的目的有2个:一是巡视地方,看看官员的日常状态;二是贴近百姓,看看百姓的日常生活。


按理说,皇帝、皇后共同出游,若没出大事,绝不可能在中途让皇后悄然回宫。


但事情就是这么奇怪。


南巡到中途,皇后突然顺着水路,偷偷摸摸回来了,只走了10天。


按理说,皇后回宫也是大事,称得上凤驾回鸾,一路上应当大张旗鼓,热热闹闹。


可乌拉那拉皇后回宫,却毫无声息,让人根本摸不到头脑。


  • 当时,陪同巡游的人,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 留守京城的官员,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紫禁城没有发生什么大事,怎么皇后突然回来了?


而就在众人一头雾水时,更奇怪的事情发生了。



第三怪:突如其来的废后谕旨。


皇后回宫后,照常处理后宫事务,一切如常,仿佛她根本就没跟着南巡。


而乾隆一结束南巡,当即下了一道废后的诏书,理由是:“皇后身患重疾,不宜操劳过度。”


要知道,乌拉那拉皇后的身体,可好得很。


她每天照常处理事务,根本没患“重疾”,而且,就算皇后生了病,此时乾隆都没回来,哪里得到的消息?


最重要的是,在古代,只有失德帝王才能废后。


皇帝要废掉皇后,就等于承认之前的选择有误,是自己打自己的脸,非常丢脸。



乾隆是个非常要面子的皇帝,到底发生了什么,让他如此着急废掉乌拉那拉皇后呢?


大家都很好奇,影视剧也做了很多猜想。


  • 在《如懿传》中,乌拉那拉氏皇后“失宠”,是因为她见不得乾隆招揽青楼女子玩乐,心死断发,惹得龙颜大怒;


  • 在《还珠格格》中,乌拉那拉皇后是为了乾隆的名声,以死相逼,断发明志,只为阻拦乾隆把青楼女子纳入后宫;


  • 在《延禧攻略》中,乌拉那拉氏皇后试图谋反,失败后,当众发泄情绪,剪掉头发,与皇帝恩断……


这些影视剧的情节,充分抓住了观众的兴趣点,但这都不是真实的历史。


要想弄明白乌拉那拉皇后到底有没有失宠,我们还得翻一翻史书,从书本上寻找蛛丝马迹。



历史上真实的乌拉那拉皇后


在史书的记载中,乌拉那拉皇后,和影视剧的形象,那真算得上千差万别。


其一,乌拉那拉皇后,出身低微。


关于乾隆继后的姓氏,史书上的记载不尽相同,有说她是“乌拉那拉氏”的,也有说她是“乌拉纳喇氏”,更有说她是“辉发那拉氏”的。


在《清实录》与《星源吉庆》中,她被直接称呼为“那拉氏”。


“皇后,乌拉纳喇氏,佐领那尔布女。后事高宗潜邸,为侧室福晋……”《清史稿·列传一·后妃》


若是从姓氏来看,我们很难确定她到底是哪个家族的人。


不过,好在,每一部史书都记载了她的家世,而且出奇地一致——讷尔布(或那尔布)之女。


讷尔布,是一个世袭的四品武官,地位并不高。


按照当时的编制,讷尔布的手下,最多能管200来人


算起来,她这样的家世,最多当妃子,当不上皇后



你看看,乾隆的上一任皇后——孝贤皇后的家世,你就知道两者的差距有多远了。


简单看一下孝贤皇后的家世:


  • 曾祖父与其兄弟曾袭佐领,因军功封爵,当过一等男又一云骑尉、内大臣及内务府总管,累官至内大臣,加太子太保,女儿嫁给了努尔哈赤的孙子;


  • 祖父袭父爵,康熙年间担任议政大臣,做过七年户部尚书,掌管国家财权,深受康熙器重,还被追赠为一等承恩公;


  • 父李官至察哈尔总管,大伯父任内大臣、都统,二伯父封二等伯、大学士,三伯父当过都统、领侍卫内大臣,官居一品,位极人臣……


和上一任皇后对比,乌拉那拉皇后的家世,都可以算得上低微了。


影视剧总喜欢把乌拉那拉皇后,和雍正的乌拉那拉氏皇后扯上了亲戚关系。但实际上,她们根本没有亲戚关系。


雍正的乌拉那拉氏皇后,父亲是内大臣费扬古之女,家族立过赫赫战功。(官职位居从一品,仅次于领侍卫内大臣的侍卫亲军统领)


两个乌拉那拉氏皇后,家族势力相差太远,根本不可相提并论。



其二,乌拉那拉皇后,能当上皇后,不靠乾隆的爱,单纯是太后支持。


乌拉那拉皇后,能当上皇后,靠的是太后的支持,而不是乾隆的宠爱。


当时,孝贤皇后去世后,乾隆心中悲伤,根本没有另立皇后的打算。


可国不可一日无君,后宫不可一日无主。就算没有皇后,后宫中的事情总要有人打理。


《清高宗实录》“且嫔嫱内侍,掖庭之奉职待理者甚重,不可散而无统”。


这时候,太后看不下去,直接站出来,要求乾隆尽管册立新皇后。


乾隆左思右想,太后说的也在理,便选择了太后喜欢的“娴贵妃”



“娴”意为安静美好。乾隆还在当王爷时,娴妃就已经是侧福晋了,她性子温和,不争不抢,乾隆看中了她的这个性格,便把她册封为皇贵妃,让她掌管六宫,看看情况。


这是清朝第一位掌摄六宫事的皇贵妃,有人认为这充分体现了乾隆的爱。


但其实,说白了,皇贵妃之名,只是一种“试用期”,而不是偏爱


几年后,乾隆见乌拉那拉氏管理后宫井井有条,便认可了太后的选择。此后,在太后的催促下,他将皇贵妃册立为皇后。


《清高宗实录》“但思皇后大事,上轸圣母怀思,久而弥笃,岁时令节,以及定省温情,朕虽率诸妃嫔及诸子孙问安左右,而中宫虚位,必有顾之而怆然者,固宜亟乘慈命,以慰圣心”。


从史书的记载来看,乌拉那拉氏,从娴妃变成娴贵妃,再成为皇贵妃、皇后,基本都是太后在护着她。



在乾隆心中,她不过可以安顿后宫、讨好母亲的助手。


若乾隆真的偏爱她,绝不可能让她一直在皇贵妃的位置坐着,直到太后三番四次催促,才册立她为皇后。


要知道,乾隆是个非常风流的帝王,他若是真喜欢谁,就很容易头脑发热。


容妃(香妃的原型)如此,令妃如此,南巡的风流韵事更是如此。


唯有乌拉那拉皇后,乾隆从未对她头脑发热过。



其三,乌拉那拉氏作为皇后,不算受宠


清朝开国,前四位皇帝都不是嫡出,到了乾隆这里,他就格外希望嫡子来继承皇位。


《清史稿》“本朝自世祖皇帝以至朕躬,皆未有以元后正嫡绍承大统者。”


正因为有嫡子情节,乾隆登基不久,就准备册封永琏为皇太子。


当时,他连谕旨都用匣子装好了,只等永琏长大就可以公布:“布告天下,明正储贰之位”。


《清史稿》:朕御极后,恪守成式,亲书密旨,召诸大臣藏于乾清宫“正大光明”榜后,是虽未册立,已命为皇太子矣。


可惜,永琏因病夭折,年仅9岁,乾隆只能追谥他为“端慧皇太子”。


后来,孝贤皇后又生下了第二个嫡子,乾隆也坦言:想把皇七子立为太子,未来接替皇位。


“皇七子永琮……朕亦深望教养成立,可属承桃(祧)。”


而事情到了乌拉那拉皇后的时代,乾隆的态度就变了。


他一点都不想着嫡子当皇帝的心愿了。


乌拉那拉氏皇后一共生了两位皇子,不管是顺利长大的十二皇子,还是幼年早夭的十三皇子,乾隆半点没有要选他们当继承人的意思。



乾隆对孝贤皇后是真爱,她活着时,乾隆写诗赞美、纪念,对她的儿子寄予厚望;她去世后,乾隆保留她的宫殿,逢年过节去睹物思人。


同样是皇后,乾隆对乌拉那拉氏,就没有半点偏爱了。


乌拉那拉皇后算失宠吗?


2月28日事件之后,乌拉那拉皇后就“失宠”了吗?


我认为不算失宠。


毕竟,乾隆根本没给乌拉那拉皇后很多的偏爱,他们之间,最多算和睦,算不上“宠爱”。


既然没有宠爱,又何来失宠呢?



当乾隆想要“废后”时,无数大臣都在为乌拉那拉皇后说话。


因为她性格温婉,处处谨慎,根本没有做错任何事。


或许,不被偏爱的人,只要干了一点点出格的小事,就会被打入万劫不复的地步。


为了废后,乾隆直接发配了一大批劝谏的大臣。


但大臣们并没有被吓住,他们继续劝诫,事态越演越烈,最终,乾隆眼见控制不住场面,最终同意了不废后,即保留“乌拉那拉皇后”的名份。


但暗地里,他又收回了她娴妃、娴贵妃、皇贵妃、皇后的四份册宝。


在后宫,没有册宝,就曾于没有头衔。


后来,乌拉那拉皇后去世,乾隆专门下令,不许大办,一切按照“皇贵妃”的丧仪进行。


虽然说是“皇贵妃”,但实际上,葬礼的隆重程度,连一个妃子都比不上。


更过分的是,乌拉那拉皇后也没有被列入宗庙,也没有办法在每年忌辰、清明等日子享受祭祀。



能让乾隆绝情到这份上,到底当时的乌拉那拉氏做了什么呢?


乾隆四十三年,有臣子再提起册立皇后的事情,乾隆直接发了好大一场脾气,表示自己再也不想册立皇后了,其中就提到当年乌拉那拉氏皇后:


“(乌拉纳喇氏)册立为后,其后自获过愆,朕仍优容如故,乃至自行剪发,则国俗所最忌者,而彼竟悍然不顾。”


直到此时,世人才知道,原来当年的乌拉那拉氏皇后,是断发了。


对于满人而言,断发是个非常严肃的事情。


除出家可以断发,就只有2件事情,可以断发,即:一为国丧,二为夫丧。


很明显,乌拉那拉氏皇后的断发,直指乾隆。


而身为君王的乾隆,感受到权威受到挑战,自然是要重惩乌拉那拉氏皇后。



只是,这里有个问题。


为什么在乌拉那拉氏皇后死后多年,乾隆才说出当初废后风波的原因呢?


事情的奇怪之处,在于,乌拉那拉皇后被废时,乾隆没说原因;乌拉那拉皇后去世,乾隆也没说原因。


等到乾隆老了,臣子要求他册立皇后,他在大怒之下,才说了这件事的原因。


我想,这一定不是因为爱情,而是因为颜面。


  • 第一,皇后断发,皇帝本身就颜面受损,毕竟那可是他钦点的恭顺、娴静的皇后。


  • 第二,皇后断发背后的原因,必定让乾隆难以启齿。


几十年来,乌拉那拉氏皇后的性格,一向是宽厚待人,不争宠,不献媚。


太后喜欢她,也是因为她的性格。


但就是,这样一个和善、娴静的人,不顾家族,不顾孩子,做出了断发的激烈举动。



合理推测,一向乖张、不顾言行的乾隆,势必是做了出格的事情。


乾隆掩藏“断发”的事情,也正是在隐藏自己的“出格”。


在正史中,乌拉那拉氏到底为什么断发,没有任何记载。


野史小说,更是一点不靠谱。


但我想,能让一个沉着冷静的女人,疯狂至此的,绝不可能只是单纯的情情爱爱。


你怎么看?

Copyright © 2016-2025 www.17kangjie.cn 长沙家政网【一起康洁家政】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