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质彬彬是什么意思(何谓“文质彬彬”?如何培

生活百科 2022-08-06 11:45www.17kangjie.cn生活百科

看到这个问题,第一时间想到两个人物,《红楼梦》中的林黛玉和刘姥姥,以这二人为例来解读“文质彬彬”,会更直观。


“文质彬彬”出自《论语·雍也》:“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用来形容君子在言行上的表现。仅仅从言行来看,什么样的表现才能称得上君子?“文质彬彬”,“文”和“质”各占一半,达到中和,就是君子的表现。


那么,什么是“文”?什么是“质”?文,就是文雅,文化浸染出来的雅致、高雅、优雅,比如林黛玉的表现;质就是质朴、粗鲁,未经教化之前朴素的本质,即人之本性,比如刘姥姥的表现。


质胜文则野”,如果粗鲁、质朴的本性过多,就会表现出粗野。刘姥姥没读过书,没接受过文化教育,她的言行处处显示出粗野来。



刘姥姥一进荣国府时,面对贵妇王熙凤,说出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凭他怎样,你老拔根寒毛比我们的腰还粗呢”这样的话,连周瑞家的都觉得她粗鄙,马上使眼色制止她说下去。


其实,王熙凤也不是文化人,她说的话偏于市井,但没达到刘姥姥的粗野。


刘姥姥二进荣国府,为配合王熙凤和鸳鸯,各种耍宝,把众人逗笑,其言行都是粗野的表现。如果说这是她刻意为之,不是本性,那么她在大观园的牌匾下解裤子准备解手,就是其本性质朴粗野的表现。动物都是野外解决排泄问题的,未经教化时的人类也是这样。在刘姥姥所生活的乡野,保留了这种天性,野外无人之时,可以随地解决。


这就是“野”,因质朴而粗野。


文胜质则史”,如果文雅太过,失去了天性的粗野,也是不对的。“史”,本意是历史,可引申为经典。文雅太过的人,言必引经据典,行则追风逐雅,黛玉正是这方面的典型。原文说黛玉“目无下尘”,下尘之尘,是尘土、泥士,通常与泥土打交道的人,都是刘姥姥这样质朴粗野之人。黛玉的“目无下尘”,说明她远离了质朴,远离了人之本性。



黛玉的“文”,体现在她时时处处想要体现她是个读书人,而且饱读诗书,因而离质朴越来越远


这就是“文”,因文化而高雅。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刘姥姥是质胜文,,林黛玉是文胜质,都不可取。如果能将她们揉合,刘姥姥多一点文,少一点质,林黛玉多一点质,少一点文,让文和质达到平衡,才是文质彬彬的君子。


我们可以用更简单和直接的方式来解读,那就是质在内而文在外,内心保持质朴,不忘本,亲近劳动人民,正如《大学》中所言,“大学之道,有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读书的目的,就是通过明德,用最大的善意亲近民众,从而也让自己成为一个善良到极致的人。同时,待人接物彬彬有礼,表现出文雅的一面来。结合起来,就是文质彬彬。



所以,我们在教育孩子的时候,要最大限度保留孩子天性中的质朴,不存世俗的功利、分别心,同时教会孩子待人以礼,言行文雅。


简而言之,心可野而言行不可野,言行可雅而心不可雅,这样就能成为文质彬彬的君子


最后说句题外话,刘姥姥和林黛玉都是贾府的外来客,都有报恩之举,但她们却是处在两个极端的人。把她们放在一起分析,对研读红楼,非常有必要,作者曹雪芹先生在她们身上赋予了很多深意。

Copyright © 2016-2025 www.17kangjie.cn 长沙家政网【一起康洁家政】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