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得意须(“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生活百科 2022-08-06 12:51www.17kangjie.cn生活百科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这句诗出自唐代大诗人李白(701年——762年)于752年创作的乐府诗《将进酒》,这首诗是李白刻意按照乐府古诗的写作手法创作的诗作,是最能代表李白个性气质的一首杰作。

乐府诗的主要有以下特点。

其一,以日常生活入诗,诗歌语言以口语为主,趋向于散文化,通俗易懂。

其二,对句子的字数没有特别要求,可长可短。

第三,为了渲染情感和气势,有意牺牲了押韵。

第四,善于使用夸张、对比、借代等修辞手法,来直抒胸臆,具有浪漫主义情怀。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的字面意思为在人生春风得意的时候,要尽情享受当下的欢乐,不要让空空如也的酒杯对着皎洁的圆月。

这句诗并不是李白教导人们要沉迷在酒池肉林里,过那种极度奢侈、腐化、荒唐的生活,无视自己的抱负和使命,而是表明李白对待生活的一种态度。

李白为什么要这么说?需要结合李白的人生经历和性格特点来分析,才能理解他的人生态度。

李白一生活了61岁,总体来说,他一生中大部分时间过得是比较快乐的,这些快乐在他那些充满豪情壮志、积极乐观、气势如虹的诗歌里完全能看出来,并且,这类诗歌在李白所有诗歌里占据大多数。

李白于701年出生在四川境内,父亲是当地有名的商人,家底比较厚实,是名副其实的富二代。从小不缺钱花,有资本游山玩水,是李白真实的生活状态。

并且,李白一生经历了四次婚姻,有两次婚姻娶了名门之后,依靠老丈人的关系,在收入和仕途上都算不错,生活一直过得比较潇洒,他没有理由不热爱生活。

李白第一次结婚对象是湖北安陆许氏,许氏的爷爷许圉师,是唐高祖李渊时期的丞相,由此,许氏家族成为湖北安陆的名门望族。

许氏于741年因病去世后,给李白留下了一笔遗产,依靠这些遗产,他即使不工作也完全可以衣食无忧。之后,40岁到50岁之间,李白又先后经历了两次婚姻,但都不幸福,最终分道扬镳。

公元751年,李白50岁时,遇到了陪伴他余生的妻子,她就是武则天执政时期的宰相宗楚客的孙女宗氏,他们在河南商丘成婚,这段婚姻是李白一生中最幸福的一段。

李白对宗氏深情款款,在多首诗歌,如《自代内赠》、秋浦寄内》、《秋浦感主人寄内》里,表达了对她的爱慕和挂念。《自代内赠》里有这样情意绵绵的诗句妾意逐君行,缠绵亦如之。鸣凤始相得,雄惊雌各飞。

755年爆发“安史之乱”后,是李白命运的转折点,社会各行各业遭到战争破坏,繁荣昌盛的局面被打破了,为了生活,许多人被迫颠沛流离,李白跟期绝大多数人一样,幸福生活被打乱了,逐渐变得穷困潦倒,在凄凉中度过7年后撒手人寰。

除过晚年这7年,李白在一生中绝大多数时间里,生活是很滋润的,再加上他天性乐观,心态豁达,,李白身上所展现出来的气质,跟期的大唐风度一样,具有强烈的开拓进取精神,以及海纳百川的包容性,他始终没有忘记自己的抱负和使命,努力为个

人理想孜孜不倦地奋斗着。

这就是真实的李白,常常游山玩水,呼朋唤友,饮酒作乐,这些活动都需要大量金钱来支撑,李白一生绝大部分时间里是不缺钱的,没有什么生活压力,他完全可以按照自己的内心来生活,所以,他有资本来桀骜不驯,孤高自傲。

在思想上,李白又深受道家学说那种“无为而为、顺其自然”的思想观念影响很深,认为生命苦短,与其不开心的活着,还不如享受短暂的快乐,只有快乐才是最真实的生命景观。

《将进酒》正是李白于744年离开长安翰林院后,一吐为快、直抒胸臆的见证。实际上,李白不光在《将进酒》中表达了及时行乐的观念,在其它诗歌里,常常也流露出这个观念。

比如,在《月下独酌·其一》中说道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在《月下独酌·其四》中说道不知有吾身,此乐最为甚。

在《把酒问月》中写道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

在骈文《春夜宴从弟桃李园序》说道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

也。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

李白才华横溢,拥有远大的抱负和理想,时刻准备着为大唐奉献自己的一腔热血,但由于性格单纯,率真坦诚,快人快语,说话从不喜欢藏着掖着,业不会处理仕途上那些复杂的人际关系,不喜欢跟善于钻营的人同流合污,常常因为心直口快而得罪人,,李白在仕途上始终是失意的,要承受理想与抱负之间的落差,带来的郁郁寡欢。

所以,喝酒、写诗,成为他给自己减压的最好方式,一有什么不高兴的事,他常常喜欢以写诗的方式发发牢骚,一吐为快。一坛酒喝干了,一首诗写完了,心中郁闷也就消解了,他也就轻松了。

别忘了,李白不但号称“诗仙”,实际上还是有名的“酒仙”,他只有在喝酒到飘飘欲仙,才会忘掉烦恼,才可以真正感受到生命的欢乐。

Copyright © 2016-2025 www.17kangjie.cn 长沙家政网【一起康洁家政】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