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遥知马力的下一句(“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生活百科 2022-08-06 17:45www.17kangjie.cn生活百科

问题“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你是怎么理解的?


前言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一看就是标准的律诗句式,这种句式出自民间的俗语可能性不大,基本可以肯定是诗人的作品。

关于这两句的出处有几种,最早的是两位诗僧我们可以先来了解一下。

一、唐宋诗僧

唐宋出现很多和尚会作诗,这些僧人在出家以前大多是受过良好的教育。例如著名的诗僧“无本”,本是落第的举子。后来遇到贵人韩愈,在其劝说下还了俗,竟然又中了进士。其俗家名字叫做贾岛。

唐朝另一位著名的诗僧皎然,俗姓谢,字清昼,其实是南朝大诗人谢灵运的十世孙 。

在宋朝有一位诗赠叫做道潜,另有法名参廖子,是苏轼秦观的好友。苏轼认为其"诗句清绝,可与林逋相上下,而通了道义,见之令人萧然"(《与文与可》)。因为受到苏轼的牵连, 被勒令还俗, 后来得到昭雪,又重新削发为僧。

二、两位诗僧的偈语

说起“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其实有两位宋朝的诗僧在诗中用过。其一是释道川,他在宋高宗建炎初剃度。 他有《颂古二十八首》,其中第二十七首中前面有四句

将杖探其水,方知水浅深。路遥知马力,岁久辨人心。

这四句是仄起仄收的五言近体绝句。 这首诗全诗为

将杖探其水,方知水浅深。路遥知马力,岁久辨人心。子不孝,父不慈。恭而无礼,亲而有疏。不入惊人浪,难逢称意鱼。

其二是另一位诗僧释道宁(1053~1113),俗姓王,歙溪(今安徽歙县)人。在蒋山泉禅师门下出家。 宋徽宗时期政和三年去世,有诗一百三十二首传世。

《偈六十九首》第三十首写到
报慈一言,千圣不传。即时妙会,火里生莲。路遥知马力,岁久见人心。

从记录来看,释道宁早于释道川,不过也敢说这两句一定是他的作品,或许有更早的诗人用过也未可知。

三、两本古书

在宋元期间至少有两本古书中记录了这两句话。

1、《名贤集》

有《名贤集》,作者不详,是南宋时流行民间的通俗读物。其中有路遥知马力, 【日】久见人心。

厨中有剩饭 ,路上有饥人。饶人不是痴, 过后得便宜。
量小非君子, 无度不丈夫。路遥知马力 ,日久见人心。
长存君子道 ,须有称心时。雁飞不到处 ,人被名利牵。
有钱便使用,死后一场空。为仁不富矣 ,为富不仁矣。

2、《事林广记 》

一本是《事林广记 》,这一部民间百科全书,作者陈元靓是宋末元初人。 有一段写《结交警语》,其中有路遥知马力,【事】久见人心。

酒逢知巳饮,诗向会人吟。
路遥知马力,事久见人心。
美茶不如薄酒,近亲不如远友。
糟糠之妻不下堂,贫贱之交不可忘。
求人须求大丈夫,済人须済急时
逢人且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在家不会迎宾客,出路方知少主人。
富不亲兮贫不疏,此是人间大丈夫。富则进兮贫则退,此是人间真小辈。

四、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关于这两句的意思,其实人人都知道。了解一个人(马)的能力,需要经过实践;了解一个人的内在品德(或目的、素质)等,也需要时间的考验。

这种意思,在古人的其他诗歌中也能见到,例如唐朝白居易的《放言五首 其三(》

赠君一法决狐疑,不用钻龟与祝蓍。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
周公恐惧流言后,王莽谦恭未篡时。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

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即路遥知马力的意思,后面又用典故来说明人心的不可测周公恐惧流言后,王莽谦恭未篡时。

周公旦辅佐周成王时,总有人说他想篡位,结果周公是个忠臣;而王莽被人认为是一个忠心辅佐皇帝的贤臣,没想到他竟然篡位建立了新朝。

有感于此,乾隆皇帝写了一首《反白乐天放言句》

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即使当时身便死,一生真伪有人知。

乾隆皇帝说,假如周公和王莽都早死了,谁还能分得清,这两个人谁是真心辅佐、谁是一个伪君子呢?

而且,人心会随着时间、环境、条件的变化而转变,王莽的野心是一步步增长的。

还有《郑伯克段于鄢》的故事告诉我们,老谋深算的郑庄公放任弟弟共叔段变得无法无天,有人认为他有意"养成其恶"。可见兄弟两个都是“人心叵测”。

结束语

识人是一件很难的事,无论是能力的判断、还是善恶的判断。

在《事林广记 》中,路遥知马力这两句诗被归入《结交警语》中,是告诫大家交朋友时要注意学会观察,其实在国家、企业、组织中选拔人才又何尝不是呢?

落日江头沙似金,相交能几辩真心。狂沙淘尽风波定,却道人心似海深。

@老街味道

Copyright © 2016-2025 www.17kangjie.cn 长沙家政网【一起康洁家政】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