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纪念屈原的由来(哪位系统介绍一下民间在
端午节,起源于中国,最初是上古先民祭祀的一个节日,距今已有近3000年了。也正是因为端午节太过古老了,所以对于端午节的由来有许多种说法。
其中最为普遍的说法就是纪念屈原的说法。
屈原出生于战国时期的楚国,他是楚国王族,担任着三闾大夫的职务,也就是一个掌管王族的宗族事务之官。 屈原学问渊博,忠贞保国,全国人民都很爱戴他。
可是,当时楚国的国王楚怀王却整天只知道吃喝玩乐,不理国政,对屈原所提出的一些治国安邦之策从不予采纳。
当时,楚国西方还有一个大国即秦国,一直想吞并楚国,于是就设计把楚怀王骗到了秦国,强逼他割地献城。
楚怀王后悔没听屈原的话,最终客死在秦国。 后来屈原又上书向新继位的国王述说治国安邦之策,但新国王也是个信奸不信忠之人,反把屈原削职,赶出了朝廷。
屈原被罢官以后,想到奸臣当道,朝廷昏庸,国家危亡,民不聊生,心里悲愤难平,于是终日在汨罗江边徘徊悲歌。 江边有个打鱼的老渔夫,认出了屈原,就把屈原请到自己的茅棚里,给屈原煮鱼汤喝,并安慰屈原说“朝廷里谁忠谁奸,老百姓最清楚,国家危亡之时,朝廷保不定啥时候还要召见你。”屈原听了老渔夫的话,就与老渔夫一起住了下来,以等待朝廷的召见。
可是朝廷召见的信儿一直没等来,反而从北方过来逃难的人越来越多,坏消息也越来越让人揪心。 公元前278 年的一天,最坏的消息终于传来,楚国都城被秦将白起攻破了。 楚国灭亡了,屈原也绝望了。 他不吃不喝,两眼发呆,终日在江边徘徊悲吟着他所作的“九歌”。 终于在五月五日这一天的早晨,悲伤的屈原投进了清清的汨罗江内。
老渔夫见屈原投江,就哭着高喊“屈大夫投江了! 屈大夫投江了!”众乡亲和逃难的百姓听到喊声,纷纷哭着喊着跑到了江边。
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丢进江里,说是让鱼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人们见后纷纷仿效。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棟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后来经过历史的发展慢慢成为了棕子。
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