臭虫怎么消灭(用什么东西能消灭臭虫)

生活百科 2022-08-08 19:09www.17kangjie.cn生活百科

臭虫白天躲藏在住宅的墙壁、天花板、地板、木制家具、棕绷,甚至被褥的缝隙、孔洞、皱褶里,也会藏在公共场所的桌、椅缝隙里,晚上出来吸人的血。虽然还没有证据表明臭虫能传播疾病,但臭虫叮咬使人的皮肤瘙痒难忍,严重影响人们的休息和健康,有些人叮咬处引起过敏,出现荨麻疹肿块。在天气暖和时臭虫十分活跃,天冷时停止活动,冬天是消灭臭虫的最好季节。  消灭臭虫的方法有  (1)烧烫把开水来回多次浇进床板、床架、棕绷、家具的缝隙里,衣服、被单浸泡在开水里,这样可以杀死臭虫的成虫和卵。  (2)填塞缝隙把倍硫磷调成糊状,填塞在床板、床架、棕绷、家具以及墙壁、地板的缝隙内,填塞后要经常检查,一旦发现填塞的油灰脱落,就应立即补充。  (3)曝晒把被褥、草席、棕绷等放到太阳下面曝晒。曝晒的应拍打或翻动这些物品,把藏在里面的臭虫抖出来晒死或直接杀死。  (4)药物杀灭可以把50%马拉硫磷、50%倍硫磷用水稀释100倍,喷洒在墙壁或床板上,用量按每张单人床400毫升计算。用药一次效果能维持2——4个月。在家具的缝隙处和墙缝处,可以把药液进行线状喷洒;也可以把50%敌敌畏乳油用水稀释200倍,喷洒在臭虫活动、栖息的场所,用量是每平方米面积100毫升。也可以用刷子蘸药液抹进床板、床架、棕绷、家具的缝隙里。这种方法对成虫的杀灭效果比较好,但对虫卵效果比较差,所以,涂药后6——10天应当再涂一次。还可以用25%凯素灵可湿性粉剂加水稀释80——100倍,喷洒在床板或墙面上,药效可以维持两三个月。在集体单位,可以把家具的缝隙充分暴露,把衣服、被褥、席子等悬挂起来,然后紧闭门窗,用敌敌畏乳剂烟熏4小时。  跳蚤种类很多,多数种类可以吸多种动物(包括鼠、猫、狗和人)的血。平时跳蚤常常躲藏在老鼠洞、鸡窝、猪栏、床板下、炕席下等潮湿阴暗的地方。跳蚤除了叮人吸血引起瘙痒之外,还能传播鼠疫、地方性斑疹伤寒、恙虫病等疾病。  消灭跳蚤的方法有  (1)消灭跳蚤的孳生地。搞好卫生,大力灭鼠,保持地面和墙角的清洁,清除尘土,使跳蚤没有地方藏身和繁殖。  (2)用火烧杀地面的跳蚤。如果地面有许多跳蚤,可以直接用火焰烧地面,或把从炉膛里取出来的热炉灰撒在地面上,以杀死跳蚤的成虫、卵、若虫和蛹。用这种方式杀灭跳蚤时要注意防火。  (3)用药物杀灭地面的跳蚤和老鼠。如把25%敌百虫(每平方米40克)、5%马拉硫磷粉(每平方米50克)、1%残杀威粉(每平方米30克)、0.5%氯菊酯(每平方米40克)、0.005%溴氰菊酯粉剂(每平方米25克)洒在地上,或把1%敌百虫水溶液或1%马拉硫磷水溶液(每平方米100毫升)喷洒在地上。  (4)杀灭猫、狗等宠物身上的跳蚤。选用安全、低毒的药物才能保证人和宠物的安全。用纱布包裹1%除虫菊粉、5%马拉硫磷、1%残杀威粉剂,逆着猫、狗的毛擦进去,杀死猫、狗身上的跳蚤,也可以把猫、狗全身泡进0.5%碘硫磷、0.25%马拉硫磷、0.1%氯菊酯、0.0025%溴氰菊酯水溶液里进行药浴。30分钟后把宠物抱出,用清水洗干净,然后把宠物的毛吹干。  寄生在人身上的虱子分为人虱和阴虱两种,人虱又分为体虱和阴虱两个亚种。虱子除叮人吸血引起瘙痒外,还能传播流行性斑疹伤寒、回归热等疾病。  消灭虱子的方法有  (1)消灭内衣、被单的虱子。可以把这些物品放到水中煮烫10分钟左右,如果衣物(如毛料衣服)不耐湿热,也可以干洗。  (2)消灭毛发里的虱子。把生有虱子的毛发剃尽,再彻底清洗皮肤,可以完全清除上面的虱子。用药物杀灭毛发里的虱子应当选择高效低毒的药物,可以用氯菊酯1克、乙醇(酒精)10毫升、中性洗发剂90毫升配成灭虱药液。头发上有虱子时把药液加水稀释100倍,取30——50毫升稀释液把头发浸湿,过半小时用清水把头发洗干净,这样连续3天。也可以先用10%百部水煎剂洗头发,然后用浸有药液的毛巾把头发包裹一夜,第二天早上用清水把头发洗净。也可以每星期用25%百部乙醇(酒精)溶液把头发擦湿,擦两次就可以见效。食醋能把虱子卵上的粘质溶解,如果头发上还有虱子的卵,可以用食醋涂搽头发,用量是20——40毫升,第二天用篦子梳头,以便把虱子的卵梳理下来,然后用清水洗头。阴毛上有阴虱,可以往上面涂抹25%百部乙醇(酒精)溶液,也可以把10%醋酸溶液与等量的煤油混合起来涂搽。  (3)消灭衣服、被褥、草席、草垫上的虱子,可以用50%敌敌畏乳剂4毫升加水500毫升,然后喷洒到上面。也可以用毛笔蘸50%敌敌畏乳剂4毫升,在有虱子的衣服、被褥上面纵横画线,线条之间相隔10厘米(3寸)。然后把衣服、被褥卷起来或叠起来,放置2小时后里面的虱子就可以被杀灭。

Copyright © 2016-2025 www.17kangjie.cn 长沙家政网【一起康洁家政】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