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风潜入夜(“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两句

生活百科 2022-08-09 12:13www.17kangjie.cn生活百科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出自杜甫的《春夜喜雨》。

一、写作背景

唐代士子的人生路径,一般是读书、漫游、科举、出仕、致仕。

杜甫生于712年,卒于770年。寓居成都草堂前,对他产生巨大影响的经历有二三次出任微小官职、一次被俘。

755年-759年,因曾经科举落第,只能走朝廷官员举荐、自己上书的途径。先后担任了河西县尉、左拾遗、华州司功等微小官职,与“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理想,相去甚远,失望至极。

756年,安史之乱期间,杜甫被俘,囚押长安。因没有地位、声名,又多加隐避,才逃过一劫,“挺节无所污”。

759年岁末,经多方辗转、流亡,杜甫终于到达成都,结束了十载长安、四年流徙的生活。开始了一段较为安定、安逸的生活。

《春夜喜雨》就写于寓居成都草堂时期。

二、《春夜喜雨》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首联,用拟人手法,描写所见。春天正是万物萌发生长的季节,春雨贵如油。好雨知晓、领会这个时节,于是适时地翩至。一个“知”字,赋予雨以生命,用得自传神。

颔联,用拟人手法,描写所闻。雨,随着和风悄悄地在夜里飘下,毫无声息地滋润着万物。“潜”,悄悄地,不事张扬。“润”,慢慢地,施与浸润,十分契合春雨的特点,惟妙惟肖地勾勒出春雨的灵魂。

颈联,用对比手法,描写所见。荒野小路的上空乌云凝聚,只有江船上的灯火,独自明亮。预示这雨会下得时间长久。

尾联,通过想象,描写所思。等到明天早晨,雨霁天晴,经过雨水浸润的花丛,定是娇艳欲滴,花团锦簇,在成都(锦官城)纵情绽放。

全诗描写春雨,表达喜悦之情,但没有出现“喜”字,正如清代浦起龙在《读杜心解》中评价的,“写雨切夜易,切春难。“‘喜’意都从罅缝里迸透”。整首诗,言浅意遐,对仗工整,如清水芙蓉,不事雕饰。意境水乳交融,浑然天成,清纯自然,淡雅幽远,堪称“春雨”诗的神来之笔。

三、小结

杜甫一生命运多舛。作为一个人民诗人,坚贞不渝,“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始终为人民鼓与呼。所写诗歌内容,也多反映民生疾苦,如《三吏》《三别》等。在成都草堂不到四年居住的时间里,相对闲适、安逸。一些描写闲情逸致的诗篇,如“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等,都写于这个时期。结束寓居成都草堂的生活后,又开始漂泊、流落江南,“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春尽江南,客殒潭州。

Copyright © 2016-2025 www.17kangjie.cn 长沙家政网【一起康洁家政】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