弑是什么意思(杀和弑有什么不同)
杀和弑从字面上看意思就是不一样的,虽然都是结果人的性命,但杀属于通用字,而弑,却只存在于古代统治阶级的子杀父,臣杀君。
弑是一个很古老的文字, 《易经》解释为:“臣弑其君”,《说文解字》曰:“弑,臣杀君也。”从字面上看其实非常好理解,就是古时臣子杀君,子杀父母。,在不少古籍上对“弑”这个字皆有异曲同工的描述,如《左传.宣公十八年》记载:“凡自虐其君曰弑,自外曰戕”,《周礼.大司马》载:“放弑其君则残之”,《礼记.明堂位》载:“君臣未尝相弑也”。弑属中国古代大逆之一,弑君弑母弑兄皆不可取,往往在“弑”后都得不到好下场。
中国古代“弑父弑兄”的人伦残局不胜枚举,几乎凡有改朝换代都会发生这样的事情。有人做了粗略统计,中国古代有近三分之一的君主是被人弑杀,这个数字已经非常恐怖。历史上这一类的例子可谓比比皆是,如上古时期有穷国大臣寒浞派人弑杀国君后羿(就是那个射日的后羿);“烽火戏诸侯”的周幽王被王后之父申侯弑杀;新朝王莽被商人杜吴弑杀;西汉末年更始帝刘玄被赤眉军大将谢禄弑杀;三国魏高贵乡公曹髦被司马昭心腹贾充指使成济弑杀;东魏孝静帝被高洋毒杀;唐安史之乱首恶安禄山被儿子安庆绪乱刀砍死;后梁太祖朱温被儿子朱友珪弑杀等等例子数不胜数,“弑杀”是中国皇帝死于非命的主要原因,掺杂着很多的权利斗争、利益冲突。
杀与弑所不同的是,杀是通用与任何人。动物和人都可以成为杀的对象,有罪无罪都可以。而“诛杀”,则是特定于有罪的当事人,还要连坐到其他人,古代的“夷灭三族”、“株连九族”就是“诛杀”的延伸,这是非常残酷而不人道的刑罚。而弑一般是指手下杀掉了君主或者皇帝。古代称子杀父、臣杀君为“弑”。一般指下杀上,并且“弑”的对象只能是人而不能是物。
关于杀和诛杀及弑,最严重的当属“弑”,臣下做乱而“弑君”,基本上都会使国之政体走向混乱,“弑君”是大逆,但仍有人会铤而走险,如东晋孝武帝司马曜,仅仅跟宠爱的张贵人说了一句玩笑话就丢了性命,据《晋书》记载“时张贵人有宠,年几三十,帝戏之曰"汝以年当废矣。"贵人潜怒,向夕,帝醉,遂暴崩。”这毫无疑问自然是张贵人“弑君”了,结果事发后,张贵人被“枭首示众,夷灭三族”,弑君的代价何其巨大,但依然有人愿意一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