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书是指哪四书(“四书五经”是哪几部?为什么

生活百科 2022-08-10 09:14www.17kangjie.cn生活百科

在大多人的印象中,“四书五经”是儒家典籍,代表了儒家思想内容,其实,“四书五经”在古代是规范的官方教材,所有读书人从开始识文断字,读的就是这几部书。

四书指的是《大学》、《论语》、《孟子》、《中庸》这四本书。《论语》、《孟子》分别记录了孔子、孟子的言行议论。《大学》、《中庸》原来是《礼记》这本书里的两篇文章,到了宋代,宋儒们非常推崇这两篇文章的内容,将其从《礼记》中独立出来,与论、孟并称四书。

对于四书如何读,朱熹也有很精辟的见解。他认为,读书要有次第,要先读《大学》,以定其规模;次读《论语》,以立其根本;次读《孟子》,观其发越;次读《中庸》,以求古人微妙之处。朱熹所定的读书顺序一方面是从四书的内容出发,另一方面也是从不同年龄阶段出发读不同的书,以求达到最佳的效果。

“五经”原本是“六经”,即:诗、书、礼、易、乐、春秋。后来,因为《乐经》在流传过程中失传了,后世不得见,所以成了五经,即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

《春秋》在古时候是史书的名称,各国都有自己的《春秋》。之所以将史书称为《春秋》是因为古时候把一年分为两季,只有春和秋,所以,以春秋命名代表历史。我们现在看到的《春秋》是经过孔子删定的鲁国的《春秋》,当时其他各国也都有各自的《春秋》。

孔子在晚年对六经进行了删定,确定了六经的内容,并以此作为儒家教授学生的教材,以“六经”为内容,辅以“六艺”之技能,来培养君子品格。

由此,我们就不难看出,为什么“四书五经”会成为古代文人的必修课了。

其一,古代教育自孔子开始走向平民。

本来,古代教育是学在官府,只有贵族子弟才能读书做学问,孔子创办私学,人人可学,教育实现了普遍化、大众化、平民化,普通百姓的子弟也有机会读书求学。自然,学生们学习的内容就是孔子教学的内容,“四书五经”成为必读书目无可厚非。

其二,儒家思想在中国社会的绝对权威地位是“四书五经”成为文人必修课的另一个主要原因。

春秋战国时期,中国思想文化流派众多,百家争鸣,互不相让。到了秦朝大一统之后,思想领域也开始出现了大一统的趋势。

到了汉代,这种趋势成为了必然。黄老学说在汉初完成了休养生息的历史使命后,退出历史舞台也是必然。

汉武帝“独尊儒术”既是他建立霸业的需要,也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需要。由此,儒家思想作为官方意识形态登上历史舞台,并且独自一人担任主角,一唱就是中国整个几千年的封建社会,儒家思想的地位不可撼动。

作为官方意识形态,那么儒家的思想、文化,包括教育思想和教育内容一直都是官方规范,所有的科举考试、入仕途径都离不开儒家思想。“四书五经”成为必修课自然也是情理之中、毫无争议的事实了。

以我们现代人的眼光来看,“四书五经”确实有非常宝贵的价值,即使对于指导当代人的生活学习也不落后。但是,任何一种文化都不可能是全能万能的,所以,我们在读这些书的时候还是要抱着辩证的态度,有所甄别,有所选择。

不知道您是否赞成小编的看法,如果您也喜欢传统文化,欢迎关注繁星国学,和我们一起走进经典之门。

Copyright © 2016-2025 www.17kangjie.cn 长沙家政网【一起康洁家政】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