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如何评价“采菊东篱下,
在人生失意的时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是最好的疗伤灵丹。读一读陶渊明的《饮酒(其五)》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当品读到“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时,人生多少失落、彷徨、伤感、痛心、纠结、愤闷等等酸楚心态,一下子全都释然了。
历史上几乎所有文人墨客都是多愁善感,直抒胸襟的真汉子,不然他们成不了诗人等。当他们饱读诗书,金榜提名之后,发现性情却与官场格格不入,于是,失落被贬谪、身心受伤就再所难免了。陶公自然地成为疗伤者的偶象而被顶礼膜拜。辛弃疾在《念奴娇》中称“须信采菊东篱,高情千载,只有陶彭泽”。给予了陶渊明千古一人的最高评价。
陶渊明确实是许多读书人的缩影。
陶渊明是名人之后,他的曾祖父是赫赫有名的东晋大司马。年轻时饱读诗书,欲展“大济于苍生”之志,但现实告诉他,一腔抱负根本无法实现。更重要的是他性格耿直,清明廉正,不愿卑躬屈膝攀附权贵,因而和污浊黑暗的现实社会发生了尖锐的矛盾。为了生存,陶渊明最初做过州里的小官,可由于看不惯官场上的那一套恶劣作风,不久便辞职回家了。后来,为了生活他还陆续做过一些地位不高的官职,过着时隐时仕的生活。陶渊明一次做官已过“不惑之年”(四十一岁),陶渊明在朋友的劝说下,出任彭泽县令。有一次,上面派督邮来了解情况。有人告诉陶渊明说那是上面派下来的人,应当穿戴整齐、恭恭敬敬地去迎接。陶渊明听后长长叹了一口气“我不愿为了小小县令的五斗薪俸,就低声下气去向这些家伙献殷勤。”说完,把大印挂起来,回家去了。陶渊明当彭泽县令,不过八十多天。他这次弃职而去,便永远脱离了官场。此后,他一面读书为文,一面参加农业劳动。后来由于农田不断受灾,房屋又被火烧,家境越来越恶化。但他始终不愿再为官受禄,甚至连江州刺使送来的米和肉也坚拒不受。朝廷曾征召他任著作郎,也被他拒绝了。陶渊明是在贫病交加中离开人世的。
按说,一县之长,“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乍地也比种地强,何必把皇帝给炒鱿鱼了呢,他原本可以活得舒适些,至少衣食不愁,但那要以付出人格和气节为代价。陶渊明因“不为五斗米折腰”,而获得了心灵的自由,获得了人格的尊严,写出了流传百世的诗文,也留下了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他因“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高风亮节,成为中国后代文人的楷模。
其实,现实生活中绝大多数人是被迫弃的,求而不得才退位退休退隐山林,与主动辞职的陶公差着境界呢。所以,当我们从诗中享受田园风光,品味隐士生活的时候,思想境界才得到了升华,一起和诗人感受人与自然合一的、超凡脱俗的、骨子里的真舒坦。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象白开水一样平凡、寡淡。你看,"采、见",多么平凡的动作;" 篱下、南山"多么平凡的景物," 悠然"又是多么不经意的状态,组合起来也是再平淡不过的场景。这也是最厉害的文字,显示出诗人与自然界完全是溶为一体的,象一片树叶一样,最完完全全的回归自然,不着一点痕迹,不是体验生活,不是旅游,是真生活,是过生活,是真的隐逸,是骨子里带出来的态度。这种形式与心灵的合谐是自然,一眼见底的。而越是这样,越透出属于诗人和自然共有淡远、宁静、空灵和简约,这也正是诗的最高意境。体味至此,思储渐渐被诗吸引,屈辱渐渐被驱离,心灵渐渐被净化,进入忘我的化境。诗人至此,怎能不让万人仰慕和追随,崇拜和模仿呢!
唯一的一点,可能连瑕疵都不算的我的疑惑:诗人达到这天人合一的境界,是否还需要些许小酒的帮助,才能达到这种知行合一的境界呢?因为诗的题目是《饮酒》,整个诗也给人以酒后微醺的浑然之感。而我之前写过的李叔同,同样为追求精神生活,他却远离万丈红尘,入了佛门,成了“弘一法师",这算不算是一种更高深的修为呢!
所以,从某种角度说,陶渊明离我们更近:抑郁寡欢的时候,人生不得志的时候,命运多桀的时候,心中酸楚的时候,我们可以象王安石一样大发感慨自有诗人以来,无此四句! 消费一下陶公,慰藉一下受伤心灵一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一一体悟一下归隐田园,神游“桃花园"的社会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