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天之悠悠的下一句(“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

生活百科 2022-08-10 12:35www.17kangjie.cn生活百科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涕下”是唐代文学家、诗人陈子昂《登幽州台歌》诗中的两句。对于这两句诗所表达的是什么意思?要从作者的人生经历、性情和创作这首诗的背景等方面去展开论证,否则是难以讲清楚是什么意思的。

陈子昂是唐代初期诗文的革新人物之一。他家庭比较富裕,却轻财好施,慷慨豪侠。他年幼聪敏,少而学武,十七、八岁了,还不知学书。因他击剑伤人,而弃武从文。他谢绝旧友,发愤读书,攻读经史,博闻强识,立志学有所成。

遗憾的是他两次科举考试均落榜。但他不气馁,继续努力,最终考中进士及第,为官麟台正字,后升右拾遗,在朝廷内成了“谏官”,临终前也没被免职。

陈子昂年轻气盛,心怀天下,性情耿直,敢于直谏。武则天信用奸臣,陈子昂不怕,多次上书谏诤。武则天又大动干戈,准备凿通蜀山,再经过雅州道,以攻击羌族。陈子昂又上书纳谏表示反对,提出现在百姓主要是休息,没被采纳,一度被怀疑是反对武则天“逆党”受株连而下狱。

陈子昂在朝廷内遭到同僚们的打击和排斥。,他没有对报国为民远大理想失去信心而消沉下去,而是满怀抱负,重整旗鼓。

唐睿宋垂拱二年(公元686年),陈子昂两次从军出征。一次跟随左补阙乔知之的军队到达西北边塞。一次是武则天称周帝后的万岁通天元年(公元696年),契丹的李尽忠等叛乱,陈子昂又跟随建安王武攸宜的大军出征。这两次,使陈子昂对西北边塞形势,百姓的生活情况,有了更深的认识。

据卢藏《陈氏别传》记载,当时陈子昂体弱多病,但他忠义保国卫民的激情没变。他经常,不顾个人安危,奋不顾身应答国士。他以朝廷官员接近建安王武攸宜,参预军谋,看不出见危不救,苟容曲从,惜身如命的言行。而是根据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进谏建安王武攸宜,其言语真诚切中要害,句句有声,铿锵有力,,建安王武攸宜全都谢绝了,于是,部署他以军曹,兼掌shuji(唐代的官名,掌管一路军政、民政的机关中的僚属),不被重用。

建安王武攸宜的举动,给陈子昂一个两人不合的信号,他只能缄默不语,心中郁闷。陈子昂受到了严重的身心创伤。

就在此时,陈子昂登上蓟北楼。他面对这里曾是个安乐的地方,感慨万千,又忆起燕昭之事,激情难耐,于是泪水泫下,挥毫写下了千古名句。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这首诗,就是在这个背景之下创作的这首诗表达了作者生不逢时的体验,志向无法展现,理想没法实现的痛苦与悲哀。俯仰今古,瞻望未来,使他体会到古往今来的仁人志士,有许多在困厄的境遇中,有着激愤不平的崇高情感,在悲情中唱出了不可抑制的激情和理想,唱出了浪漫主义的情调。由于当时的条件限制,他的苦闷与郁结只能如此发泄,这也是这首诗显得相当孤独的原因。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这首诗问世之后,无论是在当时,还是在今天,使读者倍感同情陈子昂怀才不遇的悲壮命运难道这是生不逢时?还是他自身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呢?不管怎么质疑,陈子昂“念天地之悠悠,独怆涕下”悲壮的情诗,给予今天的人们很多的启迪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这首诗,不愧是齐梁以来的洪钟巨响尤其是“念天地之悠悠,独怆涕下”,充分地表达了作者孤凄、无助、无奈而悲情的心态。从古至今,天地之广大,唯独自己却生不逢时,孤凄地潸然泪下

Copyright © 2016-2025 www.17kangjie.cn 长沙家政网【一起康洁家政】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