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学太可怕了(有人讲王阳明心学是儒释道的混合

生活百科 2022-08-10 22:45www.17kangjie.cn生活百科

王阳明(1472——1528),字伯安,号阳明,名守仁,浙江绍兴府余姚县(今宁波余姚)人。王阳明是明代著名的哲学家,军事家,也是心学的集大成者。因曾筑室于绍兴会稽山阳明洞,自号阳明子,世称阳明先生。

王阳明的哲学思想是宋明理学一个重要阶段,宋明理学(或称宋明道学)从张载的气学等程颢、陆九渊的心学,程颐、朱熹的理学,再到王阳明的心学,是中国哲学史上的重要阶段,而宋明理学作为中国哲学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吸收了先秦的儒家、道家,以后魏晋玄学,南北朝隋唐的佛学等,成为宋明时的主流哲学思潮。王阳明确实也受到了儒、道、佛的影响,,在王阳明的哲学体系中,儒学的影响是主要的,而他也积极吸取了佛学思想,并在某些方面,论述有点像庄子的观念,在这个意义上,说王阳明的哲学时儒释道混合,也是有些道理的,,说他是以儒来兼容佛道,扬弃宋明时的张载、二程、二陆和朱熹的学说,形成系统的心学体系,这更合适。

在本体论方面,王阳明认为“心即理”,他通过一组命题来说明,即“心即理也,心外无理,心外无物,心外无事”。这观点主要是继承陆九渊的心学基本观点,陆提出“心即理也”,并展开论述为“宇宙即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王阳明提出“心即理也,心外无理,心外无物,心外无事”的观点。在王阳明看来,“心的本体就是天理”,而天理就是圣人之道,是“天道”。也即是“心即道,道即天。知心则知道、知天。”心即理也,这就是王阳明哲学的逻辑原点。

而所谓“心外无理”,讲的是外部的、具体的事物不会产生“理”,“理”是人对事物的认知或理念,是心里的活动,没有心便没有“理”。

既然是“心外无理”,那自然也就“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因为心之理是物之为物和事之为事的根据,有心,才能看到物,有心才能认识到事,所以心外无物,心外无事。

没有心,就不能有所见、所闻、所感、所想,所知,哪还会有什么物和事呢?还会有什么事物呢?离开了心,外部存在就没有任何意义。这是王阳明的主观唯心主义的哲学观。这种观点被理学家们认为是与佛学观点相似想通的,佛在心中,自我觉悟即成佛。所以,说王阳明哲学与佛学有想通之处。

在认识论方面,王阳明主张“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圣学只一个功夫,知行不可分作两事。”这即是说,知是行的开始,行是知的完成圣人的学问只有一个功夫,知行是不可分的。他还强调,要以知为行,知是行的先导,行是知的体现。知是行的开端,行是知的完成,知中有行,行中有知,二者不可分离。他说“一念发动处便即是行”,知行合一。

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说深化了良知的自觉性和实践性的关系,克服了朱熹的“知先行后”的缺陷,但却去掉了朱熹认识论的客观性,让知识变得只有主观化了,这又是通向了禅宗的“顿悟说”,“觉悟”是认知亦是修行。

道德哲学方面,王阳明提出“良知之外,更无知,致知之外,更无学。”“良知之外,别无知矣;故致良知是圣人教人第一义。”

王阳明将“良知”看成是第一位的,天下没有比良知更好的了。依照圣人主张,人最重要的是要“致良知”。“致良知”是王阳明心学的核心,也是他的哲学的落脚点,他说“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悌,见孺子入井自然知恻隐,此便是良知。”其实,“致良知”即是致人心的良知,只有接受道德意识,并以其为行动指导,才是心对本体的认知。他说“天地虽大,但有一念向善,心存良知,虽凡夫俗子,皆可为圣贤。”在他看来,人只要心有善念,心存良知,即使身份卑微,即便是凡夫俗子,也可成为圣贤。这其实与佛学里的“万物皆有佛性”,是想通的。在这里,一方面可以看出王阳明对朱熹“存天理、灭人欲”观点的吸取,,也可以看到王阳明吸取了佛学的观点。是儒与道的结合,只不过,他是以心学来兼容理学和佛学的。

Copyright © 2016-2025 www.17kangjie.cn 长沙家政网【一起康洁家政】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