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舍的原名(老舍在什么地方生活过,都有什么故
1899年出生的老舍在北京、济南、青岛和重庆生活过。作为在北京出生的满族人,北京也是他的精神故乡,也反映在他的作品中。
他未完的长篇《正红旗下》,可知他小时生活的困窘。其代表作《四世同堂》《骆驼祥子》和《茶馆》里,满满都是京味语言和世情。他的文章很少有长句出现,全是清楚明白的口语,大约也是源于此。
1924年老舍还去伦敦呆了6年,1929年夏天才离开。英国教书的生涯使老舍成为一名合格的作家,创作发表了长篇小说《老张的哲学》、《赵子曰》、《二马》。
1930年起,老舍在山东日子大约有七年,先后在济南青岛大学任教,也写出了不少作品,有《牛天赐传》《猫城记》《离婚记》《月牙儿》等。特别要说的是1931年写下的散文《济南的冬天》,文字里面充满了冬的欢欣,和朱自清的《春》一样成为美好季节的范文,(郁达夫《故都的秋》也有同味)。
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它们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古老的济南,城里那么狭窄,城外又那么宽敞,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对,这是张小水墨画,也许是唐代的名手画的吧。
后来因为战乱,1938年7月,老舍随文协西迁到重庆呆了六年。家国之愁横生。直到1943年11月,夫人胡絜青携子女来到北碚才与老舍团聚,老舍先后在这里寓居6年,创作了著名的《四世同堂》等各种作品数百篇,近两百万字。
老舍借居"多鼠斋”,流离生活艰辛在散文集《多鼠斋杂谈》中流露得多,但并不绝望,反而用幽默语言体现出他善良宽厚的胸怀。
他除了似乎不太喜欢重庆伦敦,喜欢的地方还有几个地方。也非林语堂考究要英国式的城堡,美国的马桶,中国的厨子等。只需容得下花、草、猫的中式小三合院而已,但住客有折花的,便毫不客气地赶出去。
1944年在《"住”的梦》一文中,老舍这样写道:在乐园里的人不会想另辟乐园,抗战中在渝交区忍受了六年的酷暑重雾,鼠患无穷的房屋里
“二十年前在重庆住着的时候,那里的猫很珍贵,须花钱去买。在当时,那里的老鼠是那么猖狂,小猫反倒须放在笼子里养着,以免被老鼠吃掉。”
他梦想抗战胜利后,要去春天去杭州,看草长莺飞。家在杭州,整天生活在诗与图画中。
夏天,青城山为最理想的安家之地,仙人之幽居凉爽,绿满目,有山有水有茶,住一夏必写得出一部十万到二十万字的小说。为青岛,因其雾和湿闷欠佳。
秋天一定要住在北平——天堂样子的地方。物丰景美,最富韵味,没有一项不使人满意的。
冬天,不住成都便住昆明。香港暖和,老舍贫血怕冷,可惜"洋味"太重,广州没去过不好说。
成都虽有点冷,可有水仙腊梅与各色茶花也值了。昆明比成都暖和,可旧书铺和经济美食不及蓉城,有花看没书读差点。
如果阔了,就在杭州、青城山、北平、成都各盖一所房子,自己住三间,其余给友人们住。
四季搬家也方便,文末老舍说"假若那时候飞机减价,一二百元就能买一架的话,我就自备一架,择黄道吉日慢慢的飞行。"这无疑仅仅是个"住”的好梦了。
终于1950年,老舍回到北京,一家人搬进丹柿小院居住,终于过上了他期待中的有花有草有猫的生活。他关于园中的花与猫的文章,亦入选了课本。
老舍不仅爱猫,也非常爱花,而猫与花之间却存在着各种矛盾,这也许是他在十几年风雨人生中的心理境遇。
“在我的小院中,到夏天,满是花草,小猫儿们只好上房去玩耍,地上没有它们的运动场。冬天冷,院里无法摆花,只好都搬到屋里来。每到冬季,我的屋里总是花比人多。”
他爱花草、爱猫狗、爱孩子,明明稿子写不出来正干着急,女儿说要到公园看猴,得去;儿子说要亲亲,得亲;更不要说,不时蹲下来扮牛扮马开步走。
冰心回忆为了要跟老舍说话,还得把孩子从老舍身上撵开才行。老舍离开世界前,交谈的就是小孙女,他要小女孩跟爷爷说再见。
老舍原名舒庆春,因他生于阴历立春,父母为他取名“庆春”。老舍一个善良,热爱生活的人,最终投太平湖而死,据说跟他出生地在一个方向,离的也不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