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读书的好处(多看书有什么好处)
多看书没什么好处——如果你没有自己想些什么的话。
要是我们把书定义为“以文字为载体的信息传递装置”的话,应该和题主的意思相差不大。传统上的书是纸质的,不过现在这个范围已经能扩展许多了。
这样来看,书可以分成许多类。按照其中信息的密集程度,从高到低大概可以分成工具书、教材性质的书、学习性质的书、娱乐性的书这样几类。我们一样一样看。
工具书的代表就是词典、手册、资料汇编、百科全书之类。这些书中的内容全是干货,没有推理过程没有说明,一个个都是知识点,而且往往彼此之间还不连贯。只有极少数人会去大量阅读这类书;,它们的用途只是放在手边备查。
教材性质的书不仅限于学校中使用。当人们想要了解某个领域的知识时,最好的途径就是买几本教材去通读理解。这类书胜在系统完善,能够就某个学科中的特定问题给出整套知识树,比那些碎片化阅读材料强得太多太多。若是想要了解某个领域,教材是最好的途径。
学习性质的书,大致上可以和“非虚构”划等号。这类书中的信息浓度更低一些,更偏重某个小问题的解释,而且阅读起来比教材容易得多。这类书的好处就在于阅读容易,容易理解,可能还会帮你增加些谈资;坏处也很明显,就是它们无法帮助你建立起关于某个学科的框架,而只能提供些碎片化的知识或者观点。
一类是娱乐性的书,作用就是在帮人开心,打发时间。网络小说就是这类书的代表。它们就连使用的字词都很简单,非常适合让人追随着读下去,而无需任何思考。他就像是低成本的电视剧,目的就是让你沉浸其中。
你读什么样的书,就会有什么样的收益。读教材会让你理解学科结构,让你改变自己的想法和行为;读学习性质的书会让你更多了解些细节素材,如果没有教材做基本,只能获得些碎片,往往可能还会用错了地方。至于读娱乐性的书嘛,也就是图个乐呵了。
那么,如果读好书,会有什么用呢?培根早就有所论断。贴一段如下
“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长才。其怡情也,最见于独处幽居之时;其傅彩也,最见于高谈阔论之中;其长才也,最见于处世判事之际。练达之士虽能分别处理细事或一一判别枝节,然纵观统筹、全局策划,则舍好学深思者莫属。读书费时过多易惰,文采藻饰太盛则矫,全凭条文断事乃学究故态。读书补天然之不足,经验又补读书之不足,盖天生才干犹如自然花草,读书然后知如何修剪移接;而书中所示,如不以经验范之,则又大而无当。有一技之长者鄙读书,无知者羡读书,唯明智之士用读书,然书并不以用处告人,用书之智不在书中,而在书外,全凭观察得之。读书时不可存心诘难作者,不可尽信书上所言,亦不可只为寻章摘句,而应推敲细思。书有可浅尝者,有可吞食者,少数则须咀嚼消化。换言之,有只须读其部分者,有只须大体涉猎者,少数则须全读,读时须全神贯注,孜孜不倦。书亦可请人代读,取其所作摘要,但只限题材较次或价值不高者,否则书经提炼犹如水经蒸馏,淡而无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