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纵队多少人(解放战争中的纵队相当于什么规
没有固定规模。解放战争后期的纵队规模相当于军,但前期并不是。
要想搞清楚纵队的规模,我们要搞清楚当年我军的军区的概念。
抗战期间,出于政治上的考虑,八路军各师和新四军都是“一块牌子,两套班子”。
对外,顶着十八集团军某师,新四军某师的名头。但对内,则是某某军区。
比如115师,就是对外的名头。对内,则是山东军区。
129师,也是对外的名头。对内,则是晋冀鲁豫军区。
相应的,八路军各师所辖的各旅、团;新四军所辖的各师、旅,也均有对应的二级军区和军分区班子。
比如,晋冀鲁豫军区下辖的太岳军区,起初就是由129师的386旅兼军区领导机关。
插一嘴,《亮剑》中李云龙一个团,却下辖八个营的情况,真实历史是不可能出现的。
因为虽然国民政府给八路军的正规番号只有三个师六个旅,但这并不表明八路军在正规番号之外,不能自行组建旅级编制。
比如129师,早在1940年时,下辖的部队除了有正式番号的385旅、386旅外,就已经有了自行整编的第1、第4、第7、新1旅、新4旅等多个旅级建制。以独立团的实力,完全可以升格为旅,李云龙也完全可以升任新X旅旅长兼某某军分区司令。并不是说国民政府不给八路军番号,李云龙就必须一直只能是团长。
相对来说,比《亮剑》稍早上映的《历史的天空》在这方面的设定就合理一些。剧中主人公姜必达除了是新四军的旅长外,还是麒麟山军分区司令。我军在抗战中后期,其实更重视军区的建设。
抗战胜利后,为了适应解放战争的需要。中央第一时间发出了《关于扩军与组建机动兵团的指示》。
根据中央指示,八路军各军区和新四军各军区,均在第一时间组建了野战兵团。
如晋察冀野战军、晋冀鲁豫野战军、晋绥野战军、山东野战军、华中野战军等。
当时最早组建野战部队的是晋冀鲁豫军区。
1945年9月,由于要进行上党战役,晋冀鲁豫军区将下辖的三个二级军区,即冀南军区八路军主力、太行军区八路军主力,太岳军区八路军主力,分别编为了冀南纵队、太行纵队和太岳纵队。
这三个野战纵队加起来,总兵力约在三万人上下。平均一个纵队一万人。差不多相当于一个师的规模。
关于为什么野战部队的番号要叫某纵,而不是某军,某师。也是有原因的。
一方面是政治上的考虑。解放战争初期,我军对外的名头仍是八路军,新四军。如果直接以某某野战军某军、某师为番号,不利于政治宣传。
另一方面是为了隐藏实力。解放战争初期的形势是敌强我弱,如果我军直接打出某某野战军某军、某师的番号,比较容易被国军判断出兵力。
再一方面,当时我军的实际情况也无法界定野战军纵队的编制规模。
抗战期间,由于八路军、新四军基本是以游击战和小规模的运动战为主,且各军区的装备和训练水平也都很一般。各军区在组建野战部队之初,规模都不大。
就拿前面提到的晋冀鲁豫军区来说,整个军区下辖的武装部队是29万人,可符合野战部队标准的精锐也就4~5万人。
其它军区也是如此。新四军创立的华中军区组建野战军时,先期成立的6、7、8、9,四个纵队,总计四万多人。也是平均一个纵队一万人上下。
但需要注意的是,这只是平均数。有些纵队的兵源是不满万人的。
比如华中野战军的7纵成立之初,就只有四个团,5000人左右。后来华中野战军又新成立的10纵, 才三个团编制,4000多人。
并且由于种种原因,各军区的编制番号也不尽相同。华中军区野战军和山东野战军的编制是纵队→师。
其它野战军的编制是纵队→旅。
既然各野战军的各个纵队在兵力规模和编制上无法做到统一,有的纵队辖2~3个师(旅),有的纵队辖3~4个团。那很自然,野战军的作战单位也就不适宜称为军或师了。
(解放战争前期,我军连军服颜色和样式都无法做到统一)
总而言之。我军的野战纵队,解放战争后期是军级单位。但起初并不是,而是类似加强师或普通师(旅)级单位。兵力普遍在数千至一万人上下。
各纵队后来发展壮大,兵力普遍在2~4万人上下了。中央这才在1948年11月,下发了关于统一全军序列和番号的命令。
自此之后,我军野战纵队统一改称为军,原东野、华野各纵下辖的师级番号不变,原西野、中野和华北部队各纵下辖的旅级番号统一改称为师。于是这才有后来大家印象中的解放军编制和番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