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耐庵和罗贯中(水浒传到底是谁写的,罗贯中和
《水浒传》从故事的流传到成书,大约经历了四百年。作者到底是谁,从明朝到现在众说纷纭,基本上有以下三种说法。
第一种说法,认为《水浒传》的作者是罗贯中。
这种说法在明嘉靖、万历年间一些文人的笔记里都提到过,也是最早的一种说法。如明代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余》即载“钱塘罗贯中本者,南宋时人,编撰小说数十种,而《水浒传》里宋江等事。”,明代王圻的《续文献通考》中也持此论。
第二种说法,认为《水浒传》是施耐庵和罗贯中两人合作编写的。
这种说法支持者最多,也是明代人的观点。它不但见于明人的笔记,而且在一些明刊本上都是这么写的。明人高儒的《百川书志》记载“《忠义水浒传》一百卷。钱塘施耐庵的本,罗贯中编次。”这个“的本”是什么意思呢?“的”就是的的确确,是真的,不是假的。“罗贯中编次”,编次的意思就是编辑、整理。从这个记录来看,《水浒传》应该是施耐庵写出后,罗贯中帮他整理、编辑而成的,所以说,如果是有两个作者的话,那主要的是施耐庵,次要的是罗贯中。
第三种说法,认为《水浒传》作者是施耐庵。
这种说法最早由明代人提出,时间比较晚。金圣叹的本子流行以后,在前边加了一个冒充的施耐庵的序,和施耐庵没有关系,不过此事还是增加了大家对“作者是施耐庵”这一观点的认可度。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规定只有人民文学出版社可以印古典小说,因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古典小说《水浒传》时,作者就署着施耐庵的大名,所以通常认定《水浒传》的作者就是施耐庵。
施耐庵是孔子七十二弟子之一施之常的后裔,传到他时已十五世。少年施耐庵因一篇颇具才气的祭文,被季秀才带到浒墅关就读。
三十六岁那年,施耐庵上京应试,得中辛未榜进士,赴钱塘担任县尹。不久,因不愿昧心事权贵,愤然辞官,开馆授徒。于是,满怀抱负的施耐庵,决定以梁山泊宋江等一百零八人的故事为基础,写一部《江湖豪客传》。
当时,施耐庵的处境相当凄惨父亲和元配夫人季氏相继病逝。所幸他不久续娶了申氏,申氏家境不错,非常支持其写书,花重金聘请画家临摹宋末龚开的《宋江三十六人赞》,让施耐庵挂在房里作参考。经数载写作、增删,定稿时施耐庵觉得书名不够含蓄,罗贯中向老师建议改名叫《水浒传》。施耐庵突然想起一个诗经典故“古公亶父,来朝走马,率西水浒,至于岐下。”于是《江湖豪客传》变成了《水浒传》。
《水浒传》抄本传到皇宫后,朱元璋秘密派人将施耐庵抓起来,关进了刑部天牢。施耐庵依刘伯温之计,表示愿将宋江等人写成像张士诚那样接受元朝招安。得到刑部的允许后,他就在天牢里,以张士诚降元为背景,将《水浒传》续写下去。完稿后送呈朱元璋阅览,加上刘伯温从中帮忙,施耐庵终于以“年老有病,交保就医”的名义被释放了。
因牢狱之灾的摧残,出狱不久,施耐庵于淮安病故。
学生罗贯中将施耐庵留下的书稿整理后,前往当时的刻印中心——福建建阳,准备把《水浒传》刻印出来。可是,所有的书坊,没有一家敢承印。直到再过一百五十年,《水浒传》终于得以刻印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