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乳喂养的宝宝腹泻是怎么回事?妈妈在饮食上
那么为什么母乳喂养的婴儿会出现腹泻呢?
其实,妈妈们在进行母乳喂养的时候,宝宝如果出现腹泻这种情况不需要太过于担心。一般母乳喂养的宝宝出现腹泻,是因为对母乳中的某一种营养物质不适应,所以会产生腹泻的反应。而这种母乳性腹泻不会影响胎儿的生长和发育,和一些病毒造成的腹泻是有很大区别的,妈妈们不需要过于紧张。一般6个月以后,母乳性腹泻会慢慢的改善。所以当宝宝出现母乳性腹泻的情况时,妈妈们不要过于焦虑。只要在饮食上控制好,母乳喂养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哺乳期妈妈饮食要注意什么?
1、不要喝有酒精成分的食物
酒精对于身体的伤害有多大相信大家都知道,对哺乳期女性,一定要切忌使用含有酒精成分的食物。因为酒精是可以进入到母体血液中的,而母体会通过乳汁将酒精喂给宝宝,这样就对宝宝造成一定的伤害。所以为了宝宝的健康着想,哺乳期妈妈一定不能食用含有酒精成分的食物。
2、不要吃易回奶的食物
有过母乳喂养经验的妈妈都知道,想要让宝宝吃饱,那么母亲的乳汁一定要足够。想要保证充足的乳汁,在饮食上一定要少食用抑制乳汁分泌的食物。避开这一类食物才能够保证充分的乳汁,宝宝才能够拥有足够的口粮、健康的成长。
3、少食用辛辣食物
刚刚出生的婴儿,由于肠胃功能发育不完善,所以特别容易出现胀气、肠绞痛等情况。此时哺乳的妈妈们如果食用了过多的辛辣食物,很容易通过乳汁将这些刺激的成分带入到宝宝体内,从而加重宝宝胀气和肠绞痛的风险,很容易让宝宝睡眠不安、啼哭不止。
4、不要吸烟
吸烟有害健康,对于有宝宝的家庭,更加要注意烟草的释放。哺乳期的妈妈们尤其不能够吸烟,烟草中的有害物质会通过乳汁传达给宝宝。这对于宝宝的健康是有非常大危害的,吸烟的女性从怀孕后就要开始戒烟。
母乳喂养对于女性而言是非常伟大的一件事,在喂养的过程中也需要注意很多的事项。妈妈们只有掌控好了自己的饮食,才能够给宝宝最健康的口粮,为宝宝健康打下最扎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