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处理不当容易二次伤害?正确处理得做好这
那么骨折了要怎么办呢?
1、判断伤口类型
骨折是有很多不同的类型的,比如有开放性的伤口需要先处理伤口,如果骨折造成的开放性伤口很大,可能会损伤到周边的肌腱和软组织,还容易造成血管破裂引发大出血的现象。所以如果发现出血量比较大,就应该先止血。不过在包扎伤口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包扎力度不能太大,过紧容易造成组织缺血坏死,而过松则不能起到止血的作用。
2、判断骨折位置
骨折一旦出现,要准确的判断究竟在什么位置出现的,因为不同地方的骨折损伤的组织也不一样,比如肋骨骨折,那么肺部或肝脏位置就有可能损伤,还有可能损伤到神经组织,所以,如果是肋骨骨折患者不能过多的活动。如果是四肢的骨折,则要保持四肢静止不动,避免活动引发神经,肌腱以及血管遭受损伤。
3、及时固定
骨折在刚出现的时候,需要先进行固定,可以将发生骨折的地方,使用木条或者卡板等一些坚硬的东西固定住,可以有效的避免患者随意活动而进一步损伤肢体。这种固定还可以对骨折的位置形成外界保护,避免骨折位置出现二次伤害。
4、及时检查
一旦发现有骨折情况,不能自己随意治疗,如果随意进行复位,有可能会带来更严重的损害。所以在处理局部损伤之前,应该先进行相应的检查,像是做CT 、X光片检查,这样可以准确判断骨折的严重程度以及类型,从而能够准确的处理骨折部位。
5、不能随意用药
骨折初期不可以随意使用药物,需要了解骨折具体受伤的情况,比如有淤血就不可以使用活血化瘀的药,否则容易造成受伤位置,出血更严重,甚至引发血肿,给患者带来更大的痛苦。
一旦出现骨折不必过于惊慌,只要使用专业的手法及时处理并做合理的治疗,是能够恢复的。骨头其实特别脆弱,尤其是中老年人,骨头里面的钙质流失的比较严重,所以容易骨折,生活中应该要注意多补钙,多晒太阳多运动,这样可以有效的预防骨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