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心怎么克服 错误归因自我反思宣泄客观面对

健康养生 2022-08-13 10:35www.17kangjie.cn中医养生
所谓玻璃心,就是自己的心像玻璃一样易碎。指很容易就受到打击,内心过于敏感的人。直接的字面意思指内心太脆弱敏感,非常非常容易受到伤害的人。用来形容对方的言语或行为深深地伤害了自己,那对于玻璃心怎么克服呢?接下来就让我们来一起了解看看吧!

本文目录

1、玻璃心怎么克服?

2、如何判断自己是玻璃心?

3、玻璃心的人怎么获得快乐?

玻璃心怎么克服 错误归因自我反思宣泄客观面对

玻璃心怎么克服?

1、进行一下自我反思

玻璃心太容易受到伤害,别人无意中说了一句话,他们也会以为是在说自己,所以会感到很伤心。说到底,玻璃心的人是自己心理有问题。所以要想改掉玻璃心,需要自己反思一下。你真的是太敏感了,又喜欢乱想,这样子别人和你相处会非常累。所以你得让自己宽心,不能总是想七想八的。

2、不要对别人抱太多的期待

当你自己的心境开阔了一点儿,你就会觉得大家并不是在针对你。然后你不能总是对别人有太多的期望,希望别人时时刻刻把你放在心上,记得你的所有的话。每个人都有很多需要处理的事情,不可能总是围着你一个人转。也许别人并不是有意忽略了你的请求,别人只是忘记了。所以你要懂得体谅别人的难处,这样想你会开心一点。

3、多和朋友聊聊心事

有时候玻璃心的形成,可能是因为长期以往把心事堆积在心里,所以人就觉得特别消极,容易产生悲观的情绪。所以改变玻璃心的一个好方法,就是把自己的心门一点点的打开,把自己的心事拿出来晒一晒。也就是有什么不开心的事情,多和朋友说一说,让朋友为你开解一下,这样子你就不会那么容易陷入自卑。

如何判断自己是玻璃心?

1、只管分享,不懂倾听

「我跟我男友分手了...」「喔~是喔!欸你不觉得某某很讨厌吗?」不论双方谈论事情的轻重,对方总是可以敷衍带过,接着专心分享自己的事情。像这样总是将话题围绕在自己身上的人,通常都不太会看人脸色,常常要大家只注意他,认为自己事情的重要性大于别人。

2、在别人背后说三道四

「欸你不觉得某某的女朋友很糟糕吗?」常常用说话直当借口,或是自以为是的评论别人,用一种仿佛很了解人情世故、看透人生的态度给别人意见,从别人的恋情到生活习惯都可以拿出来发表意见,如果别人不接受,还会觉得「随便啊~反正你不听会吃亏」。像这样不在乎别人感受,只顾发表自己意见的人,其实是害怕自己被边缘想刷存在感。

3、不能接受别人的意见

,他最不能接受的也是别人纠正或是意见,只要有人跟他意见不合,他就会感到愤怒,觉得对方不尊重他,或是摆出一副「你在跟我开玩笑吗?」的脸。其实会这样是因为,拥有极高自尊心的他,同样也缺乏安全感与自信心,所以只要有人拒绝或是与他意见不合,他就会开始焦虑、说出难听的话。

玻璃心怎么克服 错误归因自我反思宣泄客观面对

玻璃心的人怎么获得快乐?

1、打破“思想层面”的束缚,真正行动起来

思想对一个人是十分重要的,它可以指导一个人的行动,全方位地提升你的格局与层次。在中国古代的封建社会里,人人思想封闭,遵守三纲五常,难免封闭落后,而一个人不快乐的根源,大都来自瞻前顾后的畏缩和虚无缥缈的幻想,一件再有趣和伟大的事情,倘若仅仅停留在思想层面也不过是一句空谈,所以一个人只有打破思想和观念上的束缚,成为“行动派”后才能迎来真正的进步。真正的勇士,是敢于直面惨淡的鲜血与人生,所以越是玻璃心的人,越要打破思想束缚,真正行动起来。

2、避开“错误归因”的心理学陷阱,学会客观看待问题

不知道你有没有下面类似的经历如果你去一家餐厅吃饭,然后去看了一场恐怖电影,之后肚子开始不舒服,你一定会觉得是因为餐厅的食物不干津而导致的,而事实却是因为恐怖电影使人的情绪处于十分亢奋的状态,导致胃痉挛,这种现象就是错误归因的心理学陷阱。一个容易“玻璃心”的人一定要尽力规避这种思维误区,不要总是将别人的过错或者客观环境的不可抗力加诸在自己身上,学会客观地看待问题,才能有正确的方法去解决。要想真正的快乐,容易想太多的人一定要学会客观看待问题。

3、拒绝“讨好型人格”,不过度迎合别人的需求

"你是个好人",这句话我们常常会听到,这也是往往是我们没法拒绝别人需求的原因,换个想法,每个人都是第一次做人,为什么不能做自己喜欢的事,为什么要因为别人的一句你很好而迎合别人的需求。玻璃心的人更要学习拒绝“讨好型人格”,不要因为别人的需求而放弃自己的快乐,这才是真正的快乐之道。

玻璃心的人一般都是靠感官和感觉来理解这个世界而不是理性思考。一个人如果长期习惯于感性思维,那么就会变得格外敏感、脆弱,情绪波动大,他们更多注重的外界是否符合自己的情绪,而不是是否符合客观发展的规律。

Copyright © 2016-2025 www.17kangjie.cn 长沙家政网【一起康洁家政】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