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冈石窟的历史

生活百科 2023-08-23 11:35www.17kangjie.cn生活百科
       云冈石窟位于中国山西省大同市西约16公里的武州(周)山南麓和武州川北岸,东经113º20’,北纬40º04’。石窟伴山开挖,规模宏伟,气势磅礴,物品连续约1公里,石窟区自东而西分为东、中、西三区。有45个关键洞穴,209个洞穴,雕刻面积超过1.8万平方米。最高造像17米,最小造像2厘米,佛龛约1100个,大小造像5.9万多尊。云冈石窟有1500年的历史。它是佛教艺术东传中国后第一个皇家风格的佛教艺术宝库,是公元5世纪中西文化结合的历史纪念碑。1961年3月,国务院发布为第一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12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单;2007年5月,成为全国首批5A级旅游景点。
武州(周)山石窟寺是云冈石窟的原名,明朝逐渐改名为云冈石窟。北魏地理学家李道元·㶟“武州川水又东南流,水边有石,只有环舍和诸窟室,比丘尼也居住。其水东转井灵岩南,凿石劈山,由于岩石结构,真容巨壮,世法稀少,山堂水殿,烟寺对望,林渊锦镜,缀目新眺”。作为北魏定都平城(今山西大同)阶段的大型石窟寺文化遗迹,从北魏文成帝复法开挖到北魏正光年结束,大约70年后,石窟艺术内容丰富,雕刻精美,是北魏皇室统治北方中国集中国家技能、人力、物质资源,是一代又一代的佛教寺庙,是新疆东部最早使用的大型石窟群,它不同于其他早期的石窟,具有壮丽的典型皇家风格。与中国许多石窟寺相比,云冈石窟具有西方风格。所谓胡风胡韵最浓。后期建成的石窟引领了中国佛教艺术本土化、世俗化、民族化的新氛围,在中国艺术宝库中是独一无二的。佛教文化艺术涉及历史、建筑、音乐等方面,是东方石雕艺术的灵魂,也是中西文化结合的代表,也代表了公元5-6世纪佛教艺术的最高创造,也与印度阿拉陀石窟、阿富汗巴米扬石窟被称为世界三大石雕艺术宝藏。
云冈石窟的开挖与佛教的东传和中西文化交流密切相关。大约在公元前一世纪,印度佛教起源于恒河流域,在印度河上游形成了新的佛教圣地。以前巴基斯坦北部的白沙瓦地区为核心,形成了古印度艺术与希腊、罗马古典艺术相结合的前罗佛教艺术。随后,佛法东传阵营逐渐增强。北魏太武帝拓跋涛灭北凉(国都武威),沙门佛东移平城,后平西域(今新疆)直接引领了中国历史上中西文化交流的第二次高潮。作为北魏皇室石窟寺,云冈石窟应时而生。
根据石窟类型、雕像内容和风格的发展,云冈石窟佛教艺术可分为三个阶段:初期、中期和末期。
早期石窟:现在是第166个~二十窟,又称昙曜五窟。根据《魏书·释老志》(卷114)记载:“和平初,师贤卒。昙耀代之,改名沙门统。初,昙耀于复法之年,自中山被命往京,值帝出,见于路,御马前衔耀衣,时人认为马知善人,皇后奉以师礼。昙曜白帝,位于京城西武州塞,凿悬崖,开窟五处,雕刻佛像各一,多七十尺,次六十尺,雕刻奇伟,冠于一世。文章中描述的五个洞穴是著名的和尚昙曜,当时选择了钟灵玉秀的武州山,开挖了壮丽的昙曜五窟,开启了云冈石窟开挖的序幕。第16~20窟是以君王为代表的昙曜五窟,是云冈全窟中最早的五个窟,具有造像风格和创作技法。平面为马蹄形,圆顶,表面雕刻着千佛。关键造像是三世佛(过去、现在、未来)。佛像高大,脸丰圆,鼻子深,肩膀挺直,表现出强烈、强大、简单的造像风格。它的雕刻技巧继承和培养了汉代的高质量传统,吸收和融合了古印度甘陀罗和沃伦罗艺术的精髓,创造了一种独特的艺术风格,是中外结合产生的一种新的艺术风格。
中期石窟:是云冈石窟雕刻的鼎盛时期,主要有第一阶段、2窟,第5、6窟,第7、8窟,第9、10窟,第11、12、13窟及其未完工的第三窟。这一时期是孝文帝太和年(471-494年),是北魏迁洛前的孝文阶段,也是北魏最稳定、最强大的阶段。云冈石窟汇聚了全国优秀人才。由于其国力的保障,云冈石窟的大像更加繁华精致。因此,从文成帝逐渐在云冈石窟建造大窟大像开始,历时40多年。文帝、冯太后、孝文帝迁都后,皇室运营的大窟大像全部完成。中期洞穴平面多为方形或长方形,部分洞穴雕刻为中心塔柱,或有前后室,墙面布局左右重层,左右分段,洞穴顶部有平藻井。雕像的主题内容多样化,突出了释迦牟尼和弥勒佛的地位。释迦牟尼和多宝佛并坐在一起很受欢迎。有护法之神、伎乐天、供养团队及其佛教之旅、本生、命运和维摩杰故事。佛像脸丰圆适中,尤其是褒衣博带式佛像盛行,有很多新的主题和造像组合,侧重于护法形象和各种装饰。中期石窟也是一个积极进行改革创新的阶段,引发了佛家石窟艺术的中国化进程。综合这些因素,也会产生所谓的宏伟太和风格,关键特点是中国化的快速发展趋势,石窟艺术中国化在这一时期,这一时期是云港中期石窟,其内容复杂,雕刻艺术特点与早期石窟非常不同,雕刻造型追求整洁华丽,从洞穴类型到雕刻内容和风格具有明显的中国特色。
末期石窟:北魏迁都洛阳(494年)后,虽然暂停了云冈石窟的大规模开挖活动,但中低层阶级传播了凿窟造像之风。贵族、中低层官员及其城市信徒充分利用平城的旧技能,在云冈开辟了许多中小型洞穴。这个小洞穴和小社区的雕刻一直延续到孝明帝正光五年(524年)。此时,大窟减少,中小窟龛从东到西布满悬崖。主要分布在第20窟西侧,还包括第4窟、14窟、15窟、11窟到西崖面的小龛,约有200个中小洞穴。大多数洞穴以单个洞穴的形式出现,不再组合。造像主题多为释迦牟尼或上为弥勒,下为释迦牟尼。佛像和菩萨薄、长颈、窄肩、下。这种雕像是北魏末期“中国化”改革的艺术形象,成为北魏后期佛教雕像的明显特征。云冈晚期石窟和龙门石窟北魏窟都表现出这一特点和风格,对中国石窟寺艺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与中国许多石窟寺相比,云冈石窟具有西方风格。所谓胡风胡韵最浓。后期建成的石窟引领了中国佛教艺术本土化、世俗化、民族化的新氛围,在中国艺术宝库中是独一无二的。如今,云冈石窟景区以其雄伟的皇家气势、自然生态园林和优雅的文化环境,成为国内外游客的赞誉胜地。

Copyright © 2016-2025 www.17kangjie.cn 长沙家政网【一起康洁家政】 版权所有 Power by

长沙保姆|钟点工|长沙月嫂|管道疏通|家电维修|湖南家政|新房开荒|家电保养|油烟机空调拆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