仗义每多屠狗辈 负心多是读书人(“仗义每多屠狗

家政知识 2022-08-07 16:56www.17kangjie.cn家政服务公司

这句话很扎心,但谈不上是贬低读书人。因为他出自明朝读书人曹学佺。

他不可能骂自己吧。相反,他是一个重情义、守忠节的楷模。

那么这句话真正的含义是什么呢?这背后有个惊心动魄的故事。

曹学佺是明朝福州府侯官县人。他饱读诗书,才华横溢,被誉为“闽中十才子”之首。



他在万历二十三年得中进士。学而优则仕,在官场也是步步高升。

他先后担任四川右参政、按察使、广西参议等官职。

这几个是三品、四品的官阶,相当于今天的副省级干部。

例如按察使,主管一省的司法刑名,类似于大宋代提刑官宋慈的官职。




话说有一次,曹学佺遇到了一个棘手的案子。

当时一些皇亲国戚们流行豢养斗犬,也就类似于藏獒之类的猛犬,用来相斗取乐,下注娱乐。这就是所谓“声色犬马”的奢逸生活。

一天,皇亲国戚的几个奴才拉着猛犬在街上溜达。

他们任由猛犬在街上乱窜。看到行人们被惊吓四跑,他们却以此为乐。



猛犬起性,将一路人扑倒在地,疯狂撕咬。

那人大声呼救,眼看命丧狗口,奴才们却袖手旁观。

紧急时刻,路边卖猪肉的一个屠夫冲过来,拿刀迅速将猛犬砍死,救下了那人。

奴才们惊的面面相觑,而且一看主子心爱的斗犬被杀,这还得了!

于是,他们揪扯着屠夫到衙门,要求判屠夫死罪,给斗犬偿命。

可是,光天化日,证人众多,事实摆明就是屠夫见义勇为,怎能治罪?

皇亲国戚那边也得罪不起。

于是,下属就把这个棘手的案子上报给了曹学佺。



曹学佺向来刚直不阿,便判决屠夫无罪,还判皇亲国戚那边赔偿被猛犬咬伤者的医药费。

这个判决出来,皇亲国戚那边傻眼了!

他们不甘罢休,施加压力,要求重审此案。

,派人给了那个伤者一笔钱,并威逼恐吓他改口供。

伤者是个秀才,权衡得失后便改了口供,按照授意,说自己和斗犬平时熟识,那天在玩闹嬉戏,是屠夫恶意杀了斗犬。

这样一来,皇亲国戚反倒成了受害方,屠夫被治罪也是合情合理。

到此案再审时,曹学佺听完秀才更改的口供后,心知是怎么回事了。



于是勃然大怒,拍案而起,对着秀才怒喝道“人证、物证皆在,铁证如山!况且屠夫救你一命,如同再生父母,你不思报恩,反要置他于死地。你声称与狗相好,认狗为友!真是伤天害理,有辱斯文!”

语毕,喝令两旁衙役杖击秀才,取其真实口供。秀才哪能受得了皮肉之苦,终于如实交待了做假口供之事。

这个复审结果也就成了终审裁定。



曹学佺也重新判决屠夫无罪;秀才恩将仇报,猪狗不如,革去功名。

为此,曹学佺在判词中愤然写下感慨“仗义每多屠狗辈,负心多是读书人”。

显然,这句话是曹学佺有感而发的。而他本人则是读书人里的一个道德模范。

他才学非凡,富有正义感,嫉恶如仇,不趋附权贵。后来因为得罪了魏忠贤阉党,被弹劾罢职,回老家闲居了二十年。

当明朝灭亡、清军南下时,曹学佺便自缢殉国,死前留下绝命对联“生前单管笔,死后一条绳。”

他的君子人格、风骨及气节,荡气回肠,令人敬仰。

这一点竟然连清廷也钦佩。乾隆十一年,清廷为褒扬他的气节,给他追加谥号为“忠节”,成为天下读书人的楷模。


曹学佺说的“仗义每多屠狗辈,负心多是读书人”,广泛流传,还成为千古名联,给后人留下了反思和启示。

屠夫文化程度不高,以屠宰牲畜为业,貌似粗鄙、冷血,地位低贱。

,他们往往单纯质朴、重情仗义,义薄云天,信守诺言。

例如西汉刘邦的铁哥们樊哙,三国刘备的拜把兄弟张飞,都出身于屠夫。以至于有人感叹“古贩缯屠狗之夫,俱足助成帝业。”



而一些读书人,熟读四书五经,知晓人伦纲常,却知书不达礼,道德水准与知识水平不匹配,连不识笔墨的屠夫也不如。

有些人学历高、知识专业,无视个人的责任和义务,自私自利,甘愿做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有的薄情寡义,甚至忘恩负义,连冷血动物都不如。


有的虚伪奸诈,精于算计、构陷,投机钻营,损人利己,缺乏道德底线。

还有一些知识分子,面对一些恩惠、利益诱惑,膝盖发软,风骨不存,丧失人格,甘当“犬儒”。

有的将故乡、祖国的养育恩情抛之脑后,认贼作父,卖国求荣,损害祖国和人民利益。

曹学佺说的这句话具有一定的概括性,揭示了人性。


,我们不能以偏概全,一竿子打翻一船人。

毕竟反过来说,屠狗辈也不乏败类,偷鸡摸狗、杀人放火。读书人里也有不少道德楷模。每个行业里,都有害群之马。

所以,我们不能以出身、职业、身份地位,笼统地预判一个人的道德水准,要“察其言,观其行”,再下结论。

Copyright © 2016-2025 www.17kangjie.cn 长沙家政网【一起康洁家政】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