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都掌握哪些宝宝急救常识?宝宝气管异物卡喉海姆立克急救方法
孩子的喉咙被食物或异物卡住是一个常见的危险情况,特别是在儿童进食、嬉笑、打闹或哭泣时容易发生。这种情况可能会导致宝宝突然呛咳、无法发音、喘鸣、呼吸急促,甚至皮肤发紫。在严重的情况下,可能会导致意识丧失,甚至呼吸和心跳停止。
嘉兴的一个悲剧故事让我们心痛:一个两岁的男孩小俊,在吃瓜子时不幸被瓜子仁卡住气管,最终无法挽救。事情发生的那天中午,小俊的妈妈宋女士只是短暂地离开孩子,却发生了这样可怕的事情。尽管妈妈尝试急救,但孩子最终还是失去了生命。
这样的悲剧令人痛心,也让我们思考如何预防儿童气管异物的发生。作为家长,我们需要了解什么是气道异物以及如何预防和处理这种情况。
气道异物是指任何与气体无关的东西进入气管内。这种情况在学龄前儿童中较为常见,症状包括呼吸不畅、胸闷气短、剧烈呛咳等。当异物存留在气管的一侧时,可能暂时不会出现咳嗽,但之后会出现间断的咳嗽,甚至发热。
气管异物发生的原因是因为喉部以上的部位称为咽腔,咽喉往下分为两个腔道,前面是气道,后面是食道。两者之间有一个重要的组织叫做会厌软骨。在进食时,会厌软骨会遮蔽喉腔,使食物不能进入气道。如果在吃饭时说话或哭闹,会厌软骨可能关闭不严,导致食物进入气道内。
为了预防儿童发生气管异物,我们需要采取以下措施:不要给孩子吃不能咀嚼的食物,特别是3岁以下的孩子应避免给他们吃花生、瓜子、蚕豆等不易咬嚼的食物。教育孩子在吃食物或口中含有东西时,不要哭、笑或玩耍。告诉孩子不要将小物件含在口中玩耍,避免周围有容易脱落的小零件或玩具。对于刚学会爬或走的宝宝,要确保周围没有小物件,以免他们抓到手后放入口中。如果发现孩子口内有异物,应耐心劝说或诱导其吐出,避免强行挖取或打骂。在调制孩子的饮食时,要小心防止有异物掺杂。同时教育孩子进食时应细嚼慢咽,避免狼吞虎咽。吃瓜类时要吐出瓜子,吃水果时要吐出果核。
如果孩子发生了气管异物的情况,家长应该如何处理呢?首先如果孩子吃任何东西后出现剧烈呛咳,不管后续是否有症状,都应尽快带孩子去医院就医。保持冷静,不要慌张,让孩子保持安静。在送孩子去医院的路上,应尽量让孩子右侧体位朝下。若异物较大导致窒息情况出现应立即采取自救措施。对于1岁以内的宝宝可以直接倒提拎住他们的双腿并用空心拳拍打后背进行急救。
让我们深刻认识到预防和处理儿童气管异物的重要性因为每一次的疏忽都可能造成无法挽回的悲剧只有我们时刻保持警惕才能确保孩子们的安全。海姆立克急救法:生命攸关的第一援手
当异物侵入气管,无论是对于成人还是孩子,都是一场生命的挑战。让我们深入理解海姆立克急救法,这是一种在关键时刻可能挽救生命的急救方法。
对于3岁以下的孩子遭遇气管异物入侵:
操作方法:
将孩子抱起,一手捏住其颧骨两侧,另一手托住其后颈部,让孩子趴在救护人的膝盖上。在孩子背上进行1至5次的拍打。如果异物没有排出,将孩子翻过身来。抢救者以中指或食指,快速向上重击压迫孩子胸廓下部位。重复此动作,直到异物排出。
而对于3岁以上的孩子遭遇同样问题:
操作方法:
让孩子取立位或坐位,救护者则坐或跪在孩子身后,双手环绕其腰部,并让其弯腰头部前倾。接着,救护者一手握拳,用拇指掌关节突出处顶住孩子腹部正中线肚脐上方2厘米的位置。用另一只手抓牢握拳的手,向上向内快速拉压冲击孩子的腹部。此操作的目的是反复快速拉压冲击,直到异物从气道内排出。
特别提醒:对于小孩子,如瓜子、花生、果冻、龙眼、杨梅、巧克力豆等小颗粒食物,尽量不让他们食用,以免发生意外。当孩子吃东西被噎住时,每一分钟都至关重要。因为大脑缺氧只要5分钟,就会造成无法修复的永久伤害。在这种情况下,家长应迅速采取行动,学习并掌握急救知识,可能为孩子带来生的希望。毕竟,很多时候赶往医院的时间都是来不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