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适应秋季气候变化的起居与情绪调整
随着秋季的到来,自然界迎来了收获与潜藏的气候变化。在中医的理念中,秋季是阳气开始敛降、阴气逐渐增长的时节。对于老年人而言,应当顺应这一变化,早睡早起,并适量参与体育活动,以增强体质。由于秋季气候干燥,建议减少洗澡频率,以保持皮肤的湿润,预防皮肤瘙痒症的发生。在情绪方面,老年人应保持宁静、平和的心态,避免过度兴奋或激动,以防阳气浮动,引发不适。深秋时节,气温骤降,提醒老年朋友们要特别注意保暖,防止外邪侵袭,导致阳气外泄。要根据季节的变化随时增减衣物。
二、秋季饮食:避免过寒过热
进入秋季,平素阳虚有寒的老年人需要特别关注饮食调养。虽然天气转凉,人们会倾向于喜欢温热的食物,但过多摄入热性食物如羊肉、鳝鱼、辣椒、生蒜、酒类等,容易使体内阳气过于躁动,无法潜藏,长期如此可能引发阴虚之症。大量瓜果上市,虽然这些水果大多对身体有益,但民间有“秋瓜坏肚”之说,因此老年人不宜过多食用,以免损害脾胃的阳气。
三、秋季闭目养神,精神焕发
秋季,阳光明媚,景色宜人,是老年人闭目养神的好时机。老年人可多到公园、郊野、山林等林木繁茂、宁静幽雅的地方,练习闭目养神的气功。通过放松眼肌、面部,再至心胸的放松,精力从面部肌肉涌出,眼睛自然会有神采。许多名人学士在繁忙的脑力劳动后,通过闭目养神即可养精蓄锐,达到放松身心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