砼的含义是什么(为什么混凝土叫
“砼”与“混凝土”同义;它的读音为“tóng”(与“铜”字的读音一样)。“混凝土”通常指水泥、沙、石子和水按一定比例拌合和后硬化而成的建筑材料。
“砼”的唯一含意就是“混凝土”,它不可能是古字,中国古代并未发明、生产过“水泥”(尽管火山爆发,有可能产生天然水泥),也就谈不上“混凝土”的应用了。它的发明只可能属于“近、现代发明”。
“砼”字的发明,可算是一项不小的发明,因为它在许多场合下可替代“混凝土”,起到“一字顶三字”的作用,这就了不得了
你想,写“混凝土”三个字,笔划共计30划,改用“砼”字只写10划;这会给听课时需记笔记的学生,日常反复写这个词的大量技术干部、管理人员、工人等,提供多大的便利啊。
在有关图纸、技术文件、资料编制中,“混凝土”三个字会频繁地遇到。有个替代字,会让技术人员,以及描图员等辅助人员省下多少事?特别是在那电脑、计算机辅助设计还未诞生或普及的年代里。
“砼”字的发明人叫蔡方荫,是一位早年的清华学子。1953年他发明了这个字,很快便在工程技术人员、大专院校学生中得到推广。
这个新字创造得很巧妙,也很有道理把“砼”字拆成三个字,就成为“人、工、石”,表示混凝土是人造石;如把它拆成两个字,是“仝石”,而“仝”是“同”的异体字,“仝石”可以理解为,混凝土与天然石料的主要性能大致相同。
1955年,中国科学院编译出版委员会名词室,在审定颁布的《结构工程名词》一书中,明确推荐“砼”与“混凝土”一词并用。从此,“砼”被广泛采用于各类土木工程的书刊中。土木工程的涵盖面很广,包括房屋、道路、桥梁、铁路、隧道、堤坝、海港、市政卫生、农田水利、人防工程等,此事在工程界的影响不小。
1985年,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正式批准了“砼”与“混凝土”同义、并用的法定地位,使之成为我国“工程专用字”。
后来,在图纸、技术文件中又流行起“钅仝”字(金字旁,右边一个“仝”字),用于替代“钢筋混凝土”五个字。不过这个字,造字的道理不充分,所以未被正式批准、推广,在词典中也查不到这个不合法的字。
生活小妙招
- 八宝茶哪个牌子正宗 八宝茶女人喝了有什么好处
- 生抽可以直接吃吗 生抽可以凉拌菜吃吗
- 唐装品牌如何选择 哪些品牌值得
- 如何找到适合的高品质清爽背景图
- 贵妃芒熟了是什么颜色 贵妃芒熟了是什么样
- 有氧运动好吗 有氧运动有哪些
- 吃不完的三明治怎么保存 三明治能保存多久
- MPAcc分数线是多少 如何准备达到分数线要求
- 土豆泥隔夜还能吃吗 隔夜土豆泥的危害
- 台湾姐妹花的独特魅力与成长故事:你了解多少
- 五月份能钓草鱼吗?五月份钓草鱼用什么饵料?
- 雪媚娘的皮要蒸多久 雪媚娘的皮为什么蒸出来很
- 柠檬怎么清洗外皮 柠檬怎么清洗才干净
- 咸鱼干怎么去掉咸味 家常咸鱼干的腌制方法
- 柚子为什么会裂口 3个原因导致
- 1000块钱的智能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