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戌维新运动失败的原因(“戊戌变法”为何只推

生活百科 2022-08-04 08:50www.17kangjie.cn生活百科

戊戌变法从1898年6月11日到同年的9月21日,一共维持了103天,所以又称百日维新,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1、光绪和慈禧之间的矛盾不可调和

国无二主,天无二日,慈禧太后长期掌控政权,光绪形同傀儡。两人之间的权利争夺是必须以一方的失败而告终,这种矛盾是不可调解的。在戊戌变法之前“一切用人行政皆出西后之手,光绪虽有亲裁大政之名,而无其实”,这显然是光绪无法容忍的,他对这种有名无实的皇上已经忍耐到了极限,就像他对慈禧太后说的“太后若仍不 给我事权, 我愿 退让此位,不甘作亡国之君 ”,所以戊戌变法天然带有夺权的性质,光绪帝想通过戊戌变法,革故鼎新,富强国家是真,其中也有着希望通过戊戌变法,掌握实权,完成权利交接。但这意味着慈禧太后会失去实权,这是慈禧太后无法容忍,为戊戌变法的失败埋下了伏笔。

2、力量悬殊,缺乏胜算

维新派的支持者光绪没有实权,康有为不过被授予总理衙门章京,梁启超管理译书局事务,授予超六品衔都是官职低微,没有实权。在朝廷中维新派官员寥寥无几,唯一有名望的翁同龢还被解除职务,最重要是而且没有军权,以至于想要发动政变还要临时去派人说服袁世凯。而慈禧太后实际上掌握着朝政大权,地方实力派,对维新运动,持观望态度。军权方面,几乎所有军队都被慈禧太后掌握,慈禧太后的亲信荣禄是直隶总督直接控制着京畿军权,从力量对比来看,相差悬殊。

3、策略失当,急功近利

中国几千年的封建思想根深蒂固,这种思想的改变需要润物无声、日积月累的改变,杨深秀就说: “ 夫数百年之旧说,干万人之陋习,虽极愚谬,积久成是,诚非一二,言所能转易也。”虽然认识到了这一点,维新派在改革进程上,却是急功近利,疾风骤雨,改革既大且快,据统计103天时间里,光绪皇帝发布了300余件变法诏令,平均每天3件,一下子引起了强烈的反弹。比如废除科举考试,一下子让苦读诗书的百万学子,科举无门,引发了社会动荡。

4、缺乏群众基础

戊戌变法说白了,是一场自上而下的改革,主要推动者是光绪帝和维新派,这场变法虽然在之前有着强学会等组织起到了一定的思想宣传作用。并没有对广发民众进行深刻的思想动员,反而是改革的一些举措,引发了民众的普遍反感,“当时社会嫉新学如仇,一言办学即视同叛逆,迫害无所不至”,这样就大大减少可变法的支持力量,反而增强了反对力量,变法又如何能够成功。

结论戊戌变法因为力量悬殊、策略失当、缺乏群众基础以及卷入慈禧太后与光绪之间的权利斗争等多种原因,导致失败,令人无限唏嘘。

Copyright © 2016-2025 www.17kangjie.cn 长沙家政网【一起康洁家政】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