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红粱:酱酒为什么要用小红梁

生活百科 2024-05-13 10:53www.17kangjie.cn生活百科
       高粱是酱香型白酒的主要原料之一,其抗旱耐涝,生命力强大,味甘性温,食疗价值也很高。千百年来,高粱被幻化成一种天人合一的“精神载体”,被赋予了一种荡气回肠的“文学情怀”,被描绘成一种红火喜庆、坚韧顽强的“中国性格”。形成了一种独具“中国特色”的红高粱文化。
每年3月下旬到4月中旬是红缨子糯高粱最佳的种植期,这种高粱是生产优质酱香型白酒的关键酿酒原料,在当地被人亲切的称为“小红梁”。与其他地区所产的高粱相比,“小红梁”的“粒小皮厚、坚实饱满、支链淀粉含量高、单宁含量适中”等特点,让它成为酱酒酿造原料的不二之选。
众所周知,粮为酒之肉,可见原料对酿酒品质的高低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小红梁”作为正宗传统大曲酱香酒的生产原料,与其他高粱相比到底有什么独到之处呢?
那是因为小红梁的支链淀粉含量高达90%以上,是酿造酱香型白酒的上乘原料。
作为酿酒原材料的高粱,不同产地不同品种所含的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的比例,直接决定了酒的酿造工艺流程。
简单来说,直链淀粉含量高的高粱,在酿酒的过程中淀粉易溶于水,易霉解,发酵取酒时间短,产酒率高,经不起复杂操作的折腾,适合“短平快”的工艺。
而支链淀粉含量高的高粱,在酿酒的过程中淀粉难溶解,难霉解,发酵取酒的时间较长,可经受多轮次折腾,不易老化。,复杂工艺酿制的白酒通常都需要支链淀粉含量高的糯高粱。
“小红梁”属于典型的支链淀粉含量高的品种,刚好可以胜任正宗传统大曲酱香酒的复杂酿造工艺的要求。
,“小红梁”单宁含量适中,有利于形成酱酒特殊的物质成分。
红缨子糯高粱的单宁含量适中(1.5%-2.0%),通过传统酱香工艺发酵形成儿茶酸、香草醛、阿魏酸等优质酱香酒香味的前驱物质,形成酱香酒特殊的芳香化合物和多酚类物质等。
这些有机物的形成与“小红梁”本身的特性及地域微生物群系密切相关,也是酱香型白酒幽雅细腻、酒体丰满醇厚、回味悠长的重要因素。
,“小红梁”粒小皮厚,符合“12987”酱酒工艺需要。
正宗传统大曲酱香酒必须符合“12987”的工艺流程,即以一年为一个生产周期,历经两次投料,九次蒸煮,八次发酵,七次取酒。
而“小红梁”粒小皮厚、坚实饱满,且支链淀粉含量高达90%以上,其截面呈玻璃质地状,硬质、干燥、半透明,吸水量低,耐蒸煮、耐翻拌、不易糊化。
其他的高粱一般取酒到第5次后就被榨干了,唯独红缨子糯高粱可以坚持到。这就很好的满足了酱酒逐步、多次蒸煮、翻拌、发酵的需求,使每一轮的营养消耗在合理范围。
大高粱指非茅台镇种植的高粱,当地人也称之为“外地高粱”,含有一定量的支链淀粉,结构较紧密,蛋白质高于小红粱。下沙时小红粱比外地高粱淀粉含量高出0.5%左右,在取酒时小红粱的微量元素乙酸乙酯、正丙醇等的含量低于外地高粱,小红粱的出酒率也比外地高粱的出酒率低,这也是为什么坤沙工艺的酱香型白酒比翻沙工艺白酒贵的原因之一。
传统酱酒工艺要求必须以本地小红粱为原料。如果采用非本地出产的大红粱,虽然出酒率高,但品质就等而下之了。
酱酒的工艺,以高粱的破碎度不同分为浑沙、碎沙、翻沙等。以大曲浑沙为上,大曲碎沙次之,麸曲碎沙之,翻沙又次之。
高粱影响、决定着酱酒的生产工艺。浑沙,浑指完整,沙即高粱,大曲浑沙工艺要求其高粱不破碎或破碎20%以下。
至于窜香,虽有酱香口感,未列入国标,不属于酱酒。这才是酱酒舍贱求贵的根本原因。
那么,一斤酱酒究竟需要多少高粱呢?
众所周知,酱酒酿造是五斤粮食一斤酒。按照酱酒的传统工艺,其粮曲比一般为1:0.9(理论值),即1公斤高粱要耗用0.9公斤大曲。
      也就是说,每酿造一斤酱酒,对应消耗2.75斤高粱。
 

Copyright © 2016-2025 www.17kangjie.cn 长沙家政网【一起康洁家政】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