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生素K是一种脂溶性维生素,对于人体的凝血过程至关重要。一旦缺乏,将导致凝血因子的缺失,容易引发出血现象,甚至出血难以止住。当维生素K严重缺乏时,对于婴儿来说,可能会出现脐带残端渗血不止、皮肤出现淤斑等危险症状,最严重的情况甚至会导致颅内出血,对生命构成严重威胁。人体自身无法制造维生素K,需要从含有维生素K的食物中摄取,并在肠道内进行合成。值得注意的是,新生儿的肠道内缺乏帮助合成维生素K的细菌,而婴儿的主要食物——母乳中的维生素K含量也偏低,因此纯母乳喂养的婴儿更容易出现维生素K缺乏的情况。
维生素K缺乏是完全可以通过一些预防措施来避免的。乳母可以多吃富含维生素K的食物,如豆油、菠菜等绿叶蔬菜,来增加母乳中维生素K的含量。正常新生儿在出生6小时后可以通过肌肉注射或口服的方式补充维生素K1。对于患有先天性肝胆疾病或慢性腹泻的小儿以及孕期曾服用影响维生素K代谢药物的孕母,应在医生的指导下适当补充维生素K。通过遵循这些预防措施,可以有效保障婴儿和母亲的健康,避免维生素K缺乏带来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