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天地立心(如何解读张载“为天地立心,为生民

生活百科 2022-08-04 08:51www.17kangjie.cn生活百科

这是儒者继承先贤精神的自命,是一种担当,如孔子所言“仁者无敌于师”,孟子所言“道之所在,虽千万人吾往矣”!

孟子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也”,后世有如岳武穆抗金及文天祥之《正气歌》,无一不是“为天地立心”的最好诠例。天地需要有正气,人间需要有正道,道在人心,如果国家与社会中士无所守,没有楷则,人心不正,则天下大乱。学习孔孟者,须以正气为本,为社会道德之上与下负责,让天下皆知天地有大道,人世有伦常,不可混同鸟兽而无求也。所以”为天地立心“,就是在为全社会作出自觉的道德表率;不能一边以儒者自命,另一边却又男盗女娼,将全社会的价值观推入虚无主义的境地。

儒者不仅应口言道德,行为示范,而且还应深入大众,去了解民众疾苦,为百姓的命运负责。儒是一种教育,最重要的就是应当学习孔孟的教育精神,去教育普罗大众认识道德,认识礼义,帮助大众“自强不息”成为君子以改变自我命运。这就是“为生民立命”。

儒者应当明白“非道弘人,人能弘道”,通过学习通达往圣所倡导的大道并不是为了用来给自己谋利或添光加彩的;倒过来,所有领受“极高明而道中庸”的“道学”的,应当自命自担,不能令圣学断绝,而应努力绍续,为中华文化之光的绵延不断而奋斗不已。这是所谓的“为往圣继绝学”。

华夏先秦古道,是充满了强大和平意志的奋斗哲学,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是怀抱“天下为公”的社会大同的理想的,目的是为了令全天下皆行仁政,“以民为本”,要令天下人从此无战争。这种理想常被人嘲笑,但却历经艰难而常存,也是符合人们心灵深处的呼唤的。像如今的全球,正是有了中国这样一个历经磨难,却始终依然怀抱强大的和平意志,具有古老的和平文化传统的国家的崛起,才使全球的和平与发展面目为之一新。这就是真正的在“为万世开太平”。

Copyright © 2016-2025 www.17kangjie.cn 长沙家政网【一起康洁家政】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