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儿科门诊现堰塞湖式就诊
随着呼吸道传染病高发季节的到来,多地医院门诊和急诊的儿童患者数量呈现显著增长趋势。在上海,家长们纷纷选择下班或放学后带着孩子前往医院就诊,面对如潮的人流,医院呈现出一片繁忙的景象。
专业人士纷纷呼吁家长们理性选择就诊时间。近日,记者实地探访了某医院,发现了门急诊的“潮汐式”就诊现象。在工作日,尤其是在下午1点左右,医院的人流较为稀疏,此时预约的患儿几乎无需排队等待。在预约时段之外,仍有大量患儿家长涌向医院。
通过叫号系统,记者发现下午1点20分的儿内门诊挂号人数已多达684人,但实际就诊率仅为约42%。这意味着许多号源虽然已被预约,但患儿并未前来就诊或未到现场挂号。
根据医院规定,如果患儿过号未就诊,只需签到后再等待三个号即可继续就诊。这一规定使得患儿即使在高峰时段也不会等待过长时间。这也导致了下午三点后大量集中抵达医院的患儿和家长,其中不乏挂了较早时段号源的患儿。儿科医院的这种“潮汐式”就诊现象在呼吸道疾病感染高峰期尤为突出,给医院管理带来了不小的压力。
院方表示,由于孩子们学业繁忙,“先挂号晚就诊”成为了一种常态。这种做法也给医生、护士增加了工作压力。原本应在下午五点结束的早门诊经常延时至六点半甚至更晚。这不仅影响了夜门诊患儿的就诊时间,也是对医生资源的一种浪费。医院呼吁家长尽量按照预约时间段带孩子就诊,以提高就诊效率并合理配置医疗资源。
医院还提醒家长注意近期门诊中出现的一些特殊情况。有些患儿自测流感抗原阴性,但经过医院核酸检测却显示阳性。上海儿童医学中心感染科主任曹清提醒家长,如果孩子出现发热症状并且疑似流感,建议到医院进行核酸快检以获取准确结果。
面对呼吸道传染病高发季节的挑战,家长们应理性选择就诊时间,遵循医生的指导建议,确保孩子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医疗服务。保持沟通渠道的畅通和透明,共同为孩子们的健康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