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要天上的月亮和地上的霜歌词(李白:床前明
秋月冷
要到中秋了,为提前祝大家中秋快乐,所以试着来答一答。为什么题主会认为“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这很矛盾呢?如果是床前,屋内地上怎么可能会有霜?两个问,分而答之。
1、为何矛盾?
关键在“床”字。我们知道,所谓床,一般是指在卧室、宿舍、病房、旅馆等场所使用的、通常用以满足人类日常睡觉的家具。确实,如按题主现在生活的理解,由于家太小、家具太多,塞的满当当的,床前一般是不可能有月光的。但我们要知道,李白的这首《静夜思》创作于唐玄宗开元十四年(公元726年)农历9月15日的扬州旅社,且不论床是不是通假字“窗”,是不是指胡床,是不是指井栏,但可以肯定的是,李白的那个时代,是还没有现代意义上的床的,因为现代意义上三、四面有围栏的床塌,是明代才兴起的。,在这首诗里,只要不把床当作现在的床,而当作某一种家具或物品,这就不受屋内还是屋外的局限了,你只要能够理解到在李白的面前,那明月就可以随时随地光了。
2、地上怎么可能会有霜?
看来屋外有霜,题主是可以理解的,暂且不表。这里我们来说说屋内地上为什么有霜的问题。因为按题主常识理解,屋内地上是不可能有霜的。大约题主在南方?屋内有霜,因有违常识,不好理解。说句实在话,如果题主生在东北,冬天房子没有断桥隔热铝合金双层玻璃窗户封闭的话,不说霜,屋内是连雪和冰都会有的!好了,我们不抬杠了,还是回到问题本身。问题本身的关键不在霜,而在于一“疑”字。是疑是,而不是就是。如果能把疑是理解为怀疑是或者好比是,那么一切也就合理了。
大家知道, 李白的这首诗是一首乡愁诗,就是孤独在外的游子看到月亮思念家乡,为了突出清冷,对比情浓,抬头低头,才用了月光如霜的比喻。何况我们还知道,作为诗仙的李白,他写诗最重要的手段就是“夸张”,在这里,为了夸张“清冷”的程度,说屋子里都结霜了,是不是也有几分道理?既然知道李白用的是夸张,那我们明白意思就行,产生共情就好,而不能简单地拿现实中的床、霜来深究。比如,你一看到“飞流直下三千尺”“轻舟已过万重山”“千里江陵一日还”“桃花潭水深千尺”“白发三千丈”“燕山雪花大如席”等等诗句,你还真拿尺子去比去量吗?
,个人认为,对于用文学手法来夸张的东西,探究,虽然是你的自由,较真,还真是没有必要。